【第2講】(第2/8 頁)
夫來說,他的生命永遠活在一個惡性迴圈,他起煩惱、造罪業、到三惡道去,三惡道出來以後好不容易得到人身,他又起了另外一個煩惱,因為他的習氣還在嘛,他的等流性還在,他繼續起煩惱,又造惡業、又墮落到三惡道去。所以他的生命當中永遠是活在惑業苦的惡叉聚當中。這是第一個,凡夫的相貌。
第二、看二乘人,比較好一點。二乘的修行者他當然修學四諦十二因緣,從苦集的流轉門到滅諦的還滅門當中他知道諸法因緣生而覺悟了我空的真理,但是他為什麼不能夠成就無上菩提乃至於別成聲聞緣覺變成偏空呢?其實,他的心跟前面的心有點相同的地方,就是有所住——攀緣心。只不過是前面的凡夫是住在惡業,以惡業為住,他生命當中就是以造惡為根本,追求享受嘛。前面的造惡凡夫是以殺盜淫妄為住,他為什麼要工作呢,為什麼要賺錢呢?因為他滿足他殺盜淫妄的慾望,他住在殺盜淫妄當中,這種人是地獄種姓的眾生。那麼二乘人是以空性為住,所以他是偏空,但是不能成就無上菩提的功德莊嚴。
外道以什麼為住呢?外道、諸天魔王跟魔眷屬,他是以善法跟感應神通為住。外道他也做慈善事業,諸天魔王修了很多的神通啊,他以神通跟善業為住,就變成外道跟諸天魔王。也就是說,前面的三種人,包括造惡凡夫、造善的外道、那些做慈善事業的外道、或者是修學偏空的二乘人,他們的內心世界都因為不能瞭解到生命的兩種根本而錯亂地用心。就好像蒸沙,拿沙希望煮成美味的食物,但是經過塵點劫的時間,這個沙是不能改變成食物的。因為你沒有掌握到一個菩提的根本,你就不可能會有菩提的果實出現。
那麼什麼是菩提的根本呢?這以下正式說明了。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為什麼我們凡夫造了很多的善業,我們過去也曾經佈施、持戒、忍辱,現在還流轉呢?因為我們在造善業的時候是用攀緣心。為什麼佛陀他修佈施、持戒、忍辱,他那個善業的莊嚴變成無上菩提的莊嚴,我們造了善業是變成有漏的果報?因為佛陀的心是一種清淨心。所以這個地方說出根本問題不在法門的本身,而在於你的心態。二者,無始菩提涅盤元清淨體,這個是菩提涅盤的根本,就是一念的清淨心,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
那麼一念心性怎麼變成攀緣心呢?這以下說明: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這個地方就把妄想揪出來,這個妄想諸位要注意聽,我們每一個人最大的障礙就是心中的妄想,包括你為什麼不能了生死、為什麼不能往生,都是因為這個來的。
首先講到“識精元明”。識精元明就是我們的清淨心它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光明的,但是,這當中產生兩個變化。第一個、能生諸緣。能生諸緣指的是善惡的業力,就是阿賴耶識。我們過去生造了很多業力,這個業力就變成一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它能夠怎麼樣?唯識所現,它把我們的業力變現成一個果報。第二個、緣所遺者,就是唯識所住,這個住就是安住的住,我們的心就住在這種果報當中。也就是說,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我們產生一個感覺,這個感覺可能是一個美好的感覺,也可能是一個痛苦的感覺。這一部分不能怪我們,因為這是業力的顯現嘛。感覺下一個就是打妄想,我們安立很多的想象、名言的分別。我們可能把這個想象成好的,也可能想象成不好的。這個想象,第一念也不能怪你,因為這個是過去生留下的習氣。但是你住在你心中的感覺、住在你心中的想象,就糟糕了,你會產生一個新的輪迴的力量,惡性迴圈開始了。我們為什麼會一天一天地如此,我們為什麼會生生世世如此,過同樣的生活,活在同樣的環境?因為我們每一個感覺妄想出來的時候,我們住在上面,就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