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跟著姓名學國學的人 > 第42章 周朝:需卦中的文明蝶變(三)

第42章 周朝:需卦中的文明蝶變(三)(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垂簾聽政洩露心聲,全反派跪了離婚後,渣父子有什麼臉後悔無限流:有套!我打詭有一套如果我從沒愛過你大朝女子奇案組厲總,你已闖入搶妻賽道仙逆女戰神予你晴川戰神歸來,大佬馬甲颯爆了四合院:我重生濫好人何雨柱饑荒年,我用現代物資嬌養美女郡主千億前妻帶崽歸來,馬甲藏不住了我的米哈悠真不是動漫公司快穿之嬌養卿卿幸聞林下風貴妃擺爛後成皇后了跟著姓名學國學歸來!亡靈之主凡人丹仙總統的隱秘第一夫人

儒家為何如此看重禮樂呢?

中國的禮樂文化起源於遠古的原始崇拜。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那時候的國家大事,最重要的是祭祀和軍事。祭祀是上古時代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行為,禮最初是用於祭祀天地神靈的儀式。祭祀時,必須有舞樂頌天娛神,以表達對天地神靈的虔誠和敬畏。

因為祭祀是極其嚴肅莊重的活動,所以舉行祭祀儀式時要講禮制、遵秩序、分位次,漸漸的禮便有了別尊卑、定貴賤、御民心的作用,而祭祀用的音樂則被認為可以和民聲、怡心性、養情操。

據說,主持祭祀儀式的人被稱作儒。

早在上古時代,中國禮樂文化便已經萌芽並初具規模。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命舜攝政,修五禮;舜命伯夷為秩宗,典三禮。據《史記·樂記》記載: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夔始作樂,以賞諸侯。堯舜時期便已有了比較成熟的禮樂制度,經過夏、商、週三代的傳承與發展,最終以周禮為標誌形成了中華民族獨有的禮樂文化。

古人對音樂有多麼重視呢?禮樂制度下,音樂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社會等級和文化的象徵。《禮記·曲禮》雲:士無故不撤琴瑟。士大夫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不能隨意停止演奏琴瑟。孔子非常喜愛音樂,有“子在齊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說法。他曾向蜀人萇弘請教韶樂和武樂的異同之處。

士,原指執干戈配弓矢衝鋒陷陣的戰士,意即武士,後來卻演變成了持書卷坐朝堂縱論天下的讀書人,也就是文人士大夫。同一個士字,為何表達的意思卻能相容文武呢?

這大概因為所謂士,主要是指接受過系統教育的人。而在文字出現之前的上古時代,所謂的教育主要是對戰士的教育和訓練。

儒家有六藝,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禮是道德禮儀,樂是音樂素養,射是射箭技術,御是駕駛技術,書是書寫藝術,數是理數運用。在文字出現並普及之前,戰士要練習的只有四藝:禮樂射御。

先秦時期,戰士屬於最低等貴族,身份要高於平民和奴隸。因此他們在苦練射、御、干戈的同時,還要學習禮儀和舞樂。戰士們哼唱的樂曲,包括曲律和歌詞,合起來就是詩歌。詩歌中的歌詞經口耳流傳下來,最後成為《詩經》的主要內容。待文字出現並普及之後,教育的內容變成以讀書識字為主,於是士的內涵便漸漸由武變成了文。

周公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法律等制度,甚至將日常飲食起居、婚喪嫁娶等都納入禮的範疇,建立了系統化的禮樂制度,並將其作為周朝的政治典章和社會規範,在全天下推行禮樂之治,形成孔子所推崇的“鬱郁乎文哉”的禮樂文化。

周禮上承前代禮法,下啟皇權時代,為我國秦漢以來的國家機構建制提供了參照體系。經秦漢魏晉南北朝後,隋朝開始實行三省六部制,其“六部”就是參考《周禮·六官》而設定的。唐朝將六部作為中央官制的主體機構,定名為吏、戶、禮、兵、刑、工。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清代。

周公因此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一位奠基人和集大成者。漢代文學家賈誼對他的評價甚至要高於周文王和周武王,他說:“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是孔子最崇敬的古聖賢之一。孟子稱周公為古聖人,將周公與孔子相提並論。荀子也以周公為大儒,在《荀子·儒效》中稱頌他的德才。

後世儒家將周公尊為儒學的奠基人之一,多少有些碰瓷的嫌疑。

周公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完美符合了儒家所描述的聖人形象。他大力推行的周禮,亦是孔子編纂《禮經》的現實基礎。但周公不

目錄
被霸總盯上的囂張少爺穿成炮灰小縣令後我逆襲成功你是我的金手指悟人生百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