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周朝:需卦中的文明蝶變(二)(第1/2 頁)
中華民族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一路披荊斬棘,終於來到周王朝。中華文明經歷無數年的演變,即將迎來破繭成蝶的時機。而在周朝初啟之時,這場燦爛到極致、影響至無窮深遠的文明蝶變,還需要韜光養晦,等候一個合適的時機。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在郊野等待,利於持之以恆,沒有過失。
西伯侯姬昌就是周文王,周朝真正的奠基者。周朝原本是殷商的一個方國,因為周文王積德行善,天下諸侯歸心,周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殷紂王擔心周文王影響到自己的地位,把他抓起來,囚禁在羑里。在被囚禁的歲月裡,姬昌不急不躁,潛心把《易》八卦演繹為六十四重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並作卦辭和爻辭,這就是司馬遷所謂“文王拘而演周易。”後經孔子編訂,《易經》成為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第一本書,當之無愧為諸子百家之源和中華民族文化之源。
儒家將《詩》《書》《禮》《易》《春秋》並稱為“五經”,這是很有道理的。
經,有指行、遵循的意思。五經,是中國歷史上成書時間最早的五本書。它們的出現,從禮樂、哲學、歷史、藝術等不同領域,為後世文明提供了可供遵循的典範,引導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軌跡。
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不是留下了語錄體的《論語》,而是收集、整理、編纂了五經。孔子編纂五經成書的時間,與老子創作《道德經》的時間大致差不多,但是五經的創作時間要遠遠早於《道德經》。尤其是《易經》,據傳其成書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它的初創甚至可以追溯至七千五百年前的上古時期,由中華人文始祖伏羲一畫開天創八卦,也就是所謂的伏羲畫卦。
周文王在埋首推演《易經》六十四卦的時候,他的臣子也沒閒著,四方搜求有莘氏的美女、驪戎的彩色駿馬、有熊的九套駕車之馬和其他種種珍奇寶物,並透過紂王的寵臣費仲進獻給紂王。紂王大喜,於是赦免了周文王,還賜給他弓箭斧鉞,賦予他節制其他諸侯的權力。周文王趁機進獻洛水以西的土地,以此作為交換,請紂王廢除了炮烙之刑。周文王因此聲名更盛,諸侯紛紛說他才是受有上天之命的君主,遇到糾紛時不再奏請紂王,反而請周文王來裁決是非。
周文王一以貫之的勤政仁愛,奮發圖強,於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周國也發展得越來越強大。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在沙灘上等待,有少許爭執和誤解,最終吉利。
周滅商僅僅兩年,周武王死,周成王繼位。此時周朝才剛剛取得天下,成王又還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擔心諸侯叛亂,決定暫時攝政主持國家大事。武王的另外兩個兄弟管叔和蔡叔懷疑周公想篡位,於是勾結殷商後裔武庚起兵,征戰三年,兵敗垂成。周公攝政七年後還政於成王,建設了素有天下之中美稱的洛邑(今河南洛陽)。他為了維護宗周統治,將上古以至殷商的禮樂制度進行大規模的整理、改造,制禮作樂作《周官》,周朝禮樂制度至此基本確定。據《史記》記載,成、康兩世以篤厚誠實治理天下,天下安寧,刑罰棄之不用達四十多年。其時社會穩定,人民和睦,頌歌四起,堪稱大周盛世。
《周官》,就是《周禮》,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國家典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系統、完整描述國家機構設定和職能分工的書。它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等各個方面,其中大部分都有史料可供佐證,被後世稱為記載上古文明的百科全書。有人認為周官在先秦時期並未成書,而是直到漢代儒家才將其編輯整理成書。漢代儒家認為一切社會制度規範都可稱為禮,故更名為《周禮》,與《禮記》《儀禮》合稱“三禮”,同為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