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 頁)
般爬入炮臺。苦力也殺紅了眼,把竹尖當武器,投身肉搏戰。
好比古戰場那樣,清軍守兵也很英勇。彈藥打光了,抓起敵人打來的彈片投擲過去。然後赤手空拳與我強攻隊拼鬥,最後全都戰死,有的軍官則拔刀自刎……”。
此時,英軍集中全力攻奪炮臺正門。他們試圖在三道壕溝上搭橋,正好成為清軍守兵的理想目標。搭橋未成,傷亡眾多。援軍趕到。走運的是,碰巧發現圍牆有個洞,大概是炮彈穿開的;將洞挖大,人可鑽過去。於是聯軍從洞口衝將進去,杜潘上校第一個湧入,其他官兵跟上。進入炮臺院內,與守兵拼刺刀。而在炮臺另一端,清兵還在射擊。法軍旗幟在壁壘上飄揚。英兵也破門衝入炮臺,並在最高處插上軍旗。
臨近10點,炮臺守兵節節敗退,競相逃躥。但他們在外防線受阻,其中一些落入尖樁拌馬陷井。約四百人戰死,百餘人逃脫。陣亡者中有最高守將,配帶花翎和紅纓軍裝。第一座炮臺就這樣陷落(譯註)。
英國人公認法國人打得好;法國人也承認英國人同樣打得好。格蘭特向友軍致意,讚揚說:“法軍將士表現得如此之勇敢,和我軍官兵同時打破缺口,衝入炮臺,並滿懷雄心最先把軍旗插在高牆上,為他們來自的偉大國家爭了光”。柯利諾將軍肩襯被子彈打穿;拿皮耳將軍打得非常驍勇,只受挫傷,不算負傷。
但是法英雙方到底誰第一個把軍旗插上炮臺呢?按格蘭特說法,是年輕教官查普林,儘管三處受傷高舉他所在的六十七團軍旗,先於法軍在炮臺最高處揮舞。吳士禮也稱,曾見證那一美妙的時刻。
奪取第一座炮臺,可謂大獲全勝。剛剛早上九點鐘,中方談判代表就趕來。他們要見英法兩特使;回答特使不在。他們要求休戰,以
…
屬北岸三炮臺中最小的石縫炮臺。總指揮、直隸提督樂善,皇帝諭旨“久歷戎行,戰功壘著”,“從優賜卹,並著在海口建立專祠,以慰忠魂”。
便抬走傷員的要求獲得了同意,但時間僅到下午兩點鐘止。但是,清兵拒絕投降。聯軍兩帥,額爾金隨即跟來,一同步入剛剛陷落的炮臺。他們看到震驚不已的場面。處處盡是死傷守兵。臭味難聞。
發起衝鋒,奪取炮臺。隨軍照相師畢託,極為興奮,擺好拍照器具。對這些“絕妙的”戰爭場面,他要從不同角度拍下。據芮尼醫生說,他請求拍攝未完畢,絲毫不要動現場,不把屍首抬走。歷史攝影師們,凡公正有名者,都要展示戰爭的殘酷性與野蠻性。
已到戰果總結時刻。法軍士兵十五人陣亡,一百二十九人負傷;軍官兩人陣亡,十一人負傷。一百四十名傷員已全部送進新河孝山戰時醫院。埃裡松失去一位戰友布朗凱,這位出身名門望族的中士長,是和杜潘上校一起攻佔炮臺時身中數彈犧牲的。英軍傷亡人數和法軍差不多,十七人陣亡,一百六十二人負傷,其中軍官二十二個。
而據卡斯塔諾醫生統計,法軍有四十人陣亡,一百七十人負傷。他還告知,聯軍醫生們也曾為四五百掛花的清兵治傷,但這些不幸者療傷後即把繃帶除去。
第十章 攻陷大沽炮臺(5)
休戰一止,聯軍又向兩公里不遠處的北岸炮臺推進。可是,炮臺戰旗換成了白旗;一切靜悄悄。格蘭特將軍派巴夏禮前去叫對方繳械投降。但僅得到當官的一個侮辱性回答:“不過就一個炮臺陷落罷了。還有四個固若金湯呢。將像第一炮臺那樣要堅決保衛!”
格蘭特和柯利諾協商攻打方案。可是,就在格蘭特調動英軍炮兵之時,法軍等不及便沿河涌去,衝向炮臺。德洛爾描述強攻的情形:
“法軍邁著賽跑的步伐衝向炮臺,時進時停,力避傷亡。海軍陸戰隊率先衝過第一道戰壕,強擊步兵匍伏越過橫跨的梯道;第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