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的徹骨酸心。”(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偶爾的一點點溫暖,會令他更加傷心,他寧願萎縮在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自生自滅。
原本是青春年少、血氣方剛的聶傳慶,卻在長期壓抑與受虐的生活中變得虛弱而自卑。對漂亮女孩,他沒有正常男孩“君子好逑”
的天性。相反,他討厭女孩,“他不愛看見女孩子,尤其是健全美麗的女孩子”,(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 在她們的面前,他難以抑制地自慚形穢。女孩的明媚嬌豔,會令他發育不良的軀體和卑微的靈魂越發變得可悲,越發無地自容。
最令他厭惡和無法擺脫的,是他的親生父親。他恨他的父親,他恨自己的血管裡留著和父親同樣的血液。
小時候的聶傳慶也是一個正常、有理想的孩子。十二三歲他就野心勃勃地想著,總有一天錢都是他的,他可以任意地在支票簿上簽字。“他從十二三歲起就那麼盼望著,並且他曾經提早練習過了,將他的名字歪歪斜斜,急如風雨地寫在一張作廢的支票上,左一個,右一個,’聶傳慶,聶傳慶,聶傳慶‘,英俊地,雄赳赳地,’聶傳慶,聶傳慶。‘”(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然而,他幼稚的舉動,卻觸動了他父親敏感而恐懼的神經。在父親眼裡,他是一個“畏葸的陰沉的白痴似的孩子”,“賊頭鬼腦的,一點丈夫氣也沒有”。他令父親“感到憤怒與無可奈何,私下裡又有點害怕”。他父親說:“打了他,倒是不哭,就那麼瞪大了眼睛朝人看著。
我就頂恨他朝人瞪著眼看………見了就有氣!”
從那以後,父親刻毒無情的折磨就一直伴隨著聶傳慶。聶傳慶隱忍著想:“總有一天……那時候,是他的天下了,可是他已經被作踐得不像人。”(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兒子憎恨著父親,父親也憎恨著兒子,父親的憎恨卻緣於對母親的愛,父親只是得到了母親的人,卻從未得到過她的心。“關於他母親,他知道得很少。他知道她沒有愛過他父親。就為了這個,他父親恨她。她死了,就遷怒到她丟下的孩子身上。要不然,雖說有後母挑撥著,他父親對他也不會這麼刻毒。他母親沒有愛過他父親她愛過別人麼……親友圈中恍惚有這麼一個傳說。”(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聶傳慶的母親馮碧落,是一個有著如她的名字一般溫柔甜美的女子。在聶傳慶的心裡,母親是遙遠而模糊的,僅僅是偶爾能勾起他一縷縹緲虛無的溫情和幻想。“她的前劉海長長地垂著,俯著頭,臉龐的尖尖的下半部只是一點白影子,至於那青鬱郁的眼與眉,那只是影子裡面的影子。”
“她不是籠子裡的鳥。籠子裡的鳥,開了籠,還會飛出來。她是繡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 織金雲朵裡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黴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
(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馮碧落嫁到聶家,生下了聶傳慶,屏風上又增添了一隻鳥,打死他也不能飛下屏風去。即使給了他自由,他也跑不了。
言丹朱是一個漂亮美麗的女孩,是聶傳慶的同學,“言丹朱大約是剛洗了頭髮,還沒幹,正中挑了一條路子,電燙的髮梢不很鬈了,直直地披了下來,像美國漫畫裡的紅印度小孩。滾圓的臉,曬成了赤金色。眉眼濃秀,個子不高,可是很豐滿。”(摘自安徽文藝出版社《張愛玲文集》)這個女孩性格開朗、自信,有一個幸福而溫暖的家,和疼愛她的父親………言子夜。言子夜也正好是聶傳慶的文學史老師。
聶傳慶的沉默、憂鬱、黯然神傷總是令言丹朱對他有一絲特別的憐惜,她總喜歡找機會接近他,和他說話,還把別的男生寫給她的情書告訴他。聶傳慶偶然在一次和言丹朱的談話裡,得知她父親言教授的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