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5 頁)
侯國會被消滅,這就是沒有管仲會帶來的損害。衡量帶來的好處,管仲的功勞,和周公並列。管仲死後,齊桓公不用諸侯的禮節安葬他,與周公相比較,天也應當發怒,卻連小雷小雨都沒有出現,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由於周公是聖人而管仲不是賢人嗎?管仲造反坫,擁有三歸,孔子譏諷他,認為他不賢良。擁有反坫、三歸是諸侯的禮節,用天子的禮節安葬,是君王的禮制,因為都是臣下,完全不能這樣做。聖人的德行與天地一致。孔子是位聖人,譏諷管仲超越了禮的規範,皇天卻想讓周公違反禮的規定,這不是聖人與天地德行一致的證明。解釋《尚書》者的說法,不可以認為是正確的。”
【原文】
55·15以見鳥跡而知為書,見蜚蓬而知為車(1)。天非以鳥跡命倉頡(2),以蜚蓬使奚仲也(3)。奚仲感蜚蓬而倉頡起鳥跡也。晉文反國(4),命徹麋墨(5),舅犯心感(6),辭位歸家(7)。夫文公之徹麋墨,非欲去舅犯;舅犯感慚,自同於麋墨也。宋華臣弱其宗(8),使家賊六人(9),以鈹殺華吳於宋命合左師之後(10)。左師懼曰:“老夫無罪。”其後左師怨咎華臣,華臣備之。國人逐瘈狗(11),瘈狗入華臣之門。華臣以為左師來攻己也,逾牆而走(12)。
【註釋】
(1)蜚(fēi飛):通“飛”。蜚蓬:蓬草枯後根斷,遇風飛旋,所以叫“飛蓬”。以上說法,參見《淮南子·說山訓》。
(2)倉頡:亦作“蒼頡”。參見11·3注(3)。
(3)奚仲:參見36·14注(39)。
(4)晉文:即晉文公。參見5·4注(1)。反:同“返”。晉文公反國:晉文公即位前,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後由秦國護送回晉即位。
(5)徹:通“撤”。退,向後撤。麋(méi煤):通“黴”。麋黑:黑色。這裡指跟隨晉文公長期流亡在外,面色變黑了的人。命徹麋黑:晉文公回到晉國國境時,曾命令那些面色變黑了的人排列隊伍後邊去。
(6)舅犯:晉文公的舅舅咎犯。參見18·9注(3)。
(7)辭位歸家:《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文公反國,至河,令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後之。咎犯聞而夜哭,再拜而辭。”
(8)華臣:春秋時宋國將軍華元的兒子。華臣弱其宗:指華臣要殺死他的侄子華皋(gāo高)比,侵佔他的財產。
(9)家賊:指藏在家裡的刺客。
(10)鈹(pī批):一種短劍。華吳:華皋比的管家。命:由“合”字之誤而衍。《左傳·襄公十七年》:“殺諸盧門合左師之後。”合:宋國地名,向戍的封邑。左師:官名,當時向戍任左師。後:屋後。
(11)瘈(hì志)狗:瘋狗。
(12)以上事參見《左傳·襄公十七年》。
【譯文】
因為看到鳥的足跡而知道創造文字,看到飛旋的蓬草而知道製造車子。
上天並沒有用鳥的足跡來叫倉頡創造文字,用飛旋的蓬草來叫奚仲發明車子。奚仲有感於飛旋的蓬草,而倉頡受啟發於鳥的足跡。晉文公返回晉國,命令面目變黑的人撤到隊伍後邊去,舅犯有感於此事,辭去官位回到家裡。晉文公撤面目變黑的人,並不是想去掉舅犯;舅犯感到慚愧,把自己等同於一般面板變黑了的人。宋國的華臣要削弱自己的宗族,派六個刺客藏於家中,用鈹把華吳殺死在宋國合地左師向戍的屋後。左師害怕地說:“我沒有什麼罪。”事後左師怨恨華臣,華臣時刻防備著他。都城的人驅逐瘋狗,瘋狗跑進了華臣家的大門。華臣以為左師來攻打自己,就翻牆逃跑了。
【原文】
55·16夫華臣自殺華吳而左師懼,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