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黃超又見黃超(第4/5 頁)
防止省道內部形成割據勢力。你若還記得我們學的地圖,就可知道,兩湖這裡,南湖道也有江北的地,北湖道也有江南的地,便是如此。”
“雖然這是有些強行,但省界劃下之後,百姓們彼此通婚來往,難免也多走動,這樣就多了不少跨江的聯絡。而今我們買活軍卻偏偏全取了江南之地,縱觀大江上下游,只有金陵一帶,為了給敏軍留下顏面,這才有幾座州縣沒有入主,但大江的通航實際上已經完全掌握,對那幾座城市,除了金陵之外,基本也都盡在手中了。因而,現在江左道和南湖道的實控土地,其實比以前都是有所擴大的,疆域中也多了一些新州縣——實際上還管理著江北屬於南湖道的老地界,這也是跨江的,就更說不清了!”
“這些州縣,和老親戚之間門的聯絡,千絲萬縷,江南的日子又是可眼見的好過,不說別的,就是一個稅賦,一個高產種子,就足夠讓人眼饞的了。江北的百姓,但凡是機動一些的,哪有不跨江過來的道理?眼下來的,還是膽大探路的,若是再過幾年,發現這裡的局勢徹底安穩下來了,那些探路的回去攜家帶口,全都來投奔的,人口規模還要上漲!”
“到那時候,我看敏朝也不必把災民遷徙到買地去了,就把關隴中原的災民往北湖道遷徙即可,北湖道十室九空,全都跑南湖道來,南湖道的百姓,則不是去廣府道找機會,就是進工廠做工,大家一起東奔西跑,創下舉世難見的遷徙盛況,想想都覺得極大壯觀!按老式的想法,這是人人都不能安居,乃是滅世的徵兆,可咱們買地卻是越遷徙日子越好過一般,仔細想想,不知為什麼還有點好笑呢!”
雖然對於遷徙的形容,好像有點兒諷刺似的,但想到這偌大的國土上,全是揹著包袱東奔西跑的百姓,哪怕自己也是其中一員,陶珠兒也不禁有些想笑,她端詳黃超一眼,認為這人是頗有些不合時宜的幽默感,抿嘴道,“這也不奇怪,從前麼,日子到哪裡都是一樣苦,自然是儘量賴在老家,但凡還能活,絕不會輕易遷徙。可現在就不同了,現在,有些地方活是活得下去了,可人人都想過好日子,往更好的地方走。還有些地方,那依舊是活不下去,便往能活的地方走,別看都是移動,本質卻不同哩。”
黃超聽了她的話,也把她定睛看了幾眼,點頭笑道,“陶姑娘說話是有見地的,這話說出了本質,人人都想過好日子。要讓南湖道的流民不再成為問題,倒也簡單,等船閘都修好了,把小三線往南湖道的州縣略微一鋪開,叫百姓們看到了做工的好處,那麼南湖道的人口,也就自然流動起來,自然就有多餘的土地收容江北移民了。”
陶珠兒所在的區域,對小三線是很陌生的,因為他們壓根就用不上,陶珠兒也是平時愛看報紙,才略知這個政策的一點細節,沒想到,來到南湖道之後,發覺小三線對民生、民風的重要性居然這樣高,乃至於船閘建設,都有帶動移風易俗的作用。
其餘兩名乘客,也是一邊喝熱茶一邊讚道,“黃主任說得對!小三線雖然花錢,但好處當真是可以眼見的,就是衙門也缺錢,一時鋪不開,就不知道南湖道哪裡能抓些錢出來了——這個個省道都有自己的產業,江左的瓷器,往下更不必說了,川蜀的礦、絲、牛,倒顯得南湖道這裡有點蒼白了,除了米,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緊俏貨色,如今偏偏米又不值錢了!”
這都是南湖道的吏目,才會這麼上心。陶珠兒聽了則是想到自己要去的彩雲道,忖道:“其實南湖道還好說,靠著大江,差不到哪兒去的,米不值錢了,只要地還在,自有作物可以種植也能賣得掉,這裡交通便利呀!彩雲道距離外界交通極其不便,好像也沒聽說有什麼名貴特產,真不知道那裡會是如何蠻荒模樣,又該怎麼發展了,小三線能建到彩雲道去麼?”
對於南湖道的發展,黃超也沒有指點江山,這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