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 頁)
盛酒的。琉球的燒酒名為泡盛,大概酒花很多,頗有名,以壺的容量不大而論,那是盛白酒而非黃酒的殆無疑問。其二系友人在同處買來見贈,形式奇異,其狀如圓環,徑約一寸,中空容酒,上側有一圓筒為柄,從上端倒酒入內,對面是一壺嘴,彷彿是為燙酒便利而作的,釉與花紋大致相同。這些壺不知道原來什麼名字,與日本的銚子朝鮮的酒煎子形狀均不相似。本來這也是平常物件,但是現今琉球淪陷在美帝手裡,不知何時才得解放,所以成為可紀念的東西,我的兩位朋友都是說吃假黃酒不如真白酒,送給了他們或者還可以有用處吧。
。 想看書來
反對關公――飯後隨筆(三四一)
1951年1月4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這回全國戲曲工作會議得到了重要的收穫,據報上所發表幾項決定都很正確重要,前進而又那麼穩健,正是難得。其中一項,對歷史上與傳說中為人民所愛戴的英雄人物應予以肯定,我覺得就是很好的一例。在五四以來的偶像破壞的空氣中,對於民間藝術往往過於打擊,犯性急的毛病,結果是至少也是無益,這到現今才算漸加糾正了。但是在這裡當然也有斟酌,未必一律無條件的肯定,譬如伍子胥、諸葛亮、趙子龍、岳飛、牛皋這些人自然是不成問題,至於關羽,我想這就沒有那麼簡單,實在必須加以清算才對,因為這偶像後面是存在著一種迷信的。據說演戲時扮關羽的人不敢稱名,臺上報名也仍說吾乃關公是也(我於戲是外行,只據傳聞如此,或是說我乃關某是也亦未可知),為什麼呢?因為這關公是明朝的昏君封過他為伏魔大帝,清朝又因他幫助攻略中國,很崇奉他,士大夫還尊之為關聖帝君,這真是豈有此理之極了。小說戲曲裡的孫猴、濟顛僧我以為還不妨容忍,假如民眾是喜歡他的話,但那位關羽卻是斷乎不可,這或者不是個人一偏之見吧。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曹孟德等――飯後隨筆(三四二)
1951年1月5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戲曲小說中的英雄人物,人民承認已久者,應當予以肯定,翻過來說,有些歷來相傳的奸雄惡人,要給翻案也很不容易,或者並不必要。例如曹孟德這人,比起劉皇叔來實在不無可取,但是他同秦檜並在一起,眾口一詞,辯白徒費唇舌,毫無用處。又如潘金蓮的偷情固屬可原,可是謀殺武大究竟是犯罪,黃巢起兵反唐,民間傳說其殺人八百萬,這原是傳說,但反面也沒有確實的反證,所以假如要對他們重新估價,很難說服一般人民,使他們相信潘金蓮不曾藥死武大郎,或者黃巢沒有殺人八百萬。據我的意見,要給潘金蓮翻案,何妨借用卓文君或鶯鶯等人,把從前鬼鬼祟祟,似乎見不得人的事,寫得正大光明,也就可以達到幾分目的,黃巢也不如講鐘相、楊么,更是事半功倍,至少在民眾沒有成見,接受起來便容易得多了。曾聞有人擬改編《白蛇傳》,以破除迷信為主題,說白氏是農家少女,許仙是貧農,法海乃是惡霸和尚,如此編法亦可成功一篇好故事,但是不妨獨立寫出來,原無須依傍白蛇傳說,又把它拆得影蹤全無,此雖不是要給有惡名的人翻案,卻也正是事倍功半的一個好例子。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乞食――飯後隨筆(三四三)
1951年1月6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齊公寫了一篇《化子》,目的是在教化我們,我別無什麼異議,現在只是想關於印度的乞食講一句話。我沒有到過印度,真的,連上海的紅頭印捕也見過不多,現在所說只是根據一個友人的話,而這友人乃是很可靠的。在印度的乞食之風的發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