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 頁)
人事任免。 沒想到卻被耶魯以捍衛學術自由的名義拒絕了。
面臨同樣窘境的還有現任總統小布什。 2001年小布什當選總統後, 收到了母校想授予他榮譽法律博士的訊息。 想不到到了授予學位儀式的時候, 竟然有大約200名教授集體簽字拒絕出席, 許多學生報以噓聲和哨聲。 他們認為, 這樣做是對學位的嘲諷。 小布什就讀期間平均成績B…, 當選總統也有些“不明不白”, 這樣的人不配被授予博士學位。
“不管誰贏, 都是耶魯贏”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 民主黨候選人克里和共和黨候選人小布什激戰正酣, 選戰的氣氛可謂劍拔弩張。 誰會贏?舉國上下都在觀望, 只有耶魯可以鬆口氣, 因為不管誰贏, 都是耶魯贏, 兩黨候選人皆出身耶魯。 《波士頓環球報》曾經寫道: “如果有一個學校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專門訓練國家領袖的話, 這個學校就是耶魯。”
培養領袖是耶魯的一大傳統。 在耶魯校友中, 可以拉出一長串美國乃至世界各個領域的領袖——前後五位美國總統、 現在的美國總統創辦人競選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 波音公司的創始人威廉?波音、 《時代》週刊創辦人亨利?盧斯、 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戈伊蘇埃塔、 國際投資家羅傑斯、 聯邦快遞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 IBM公司前董事長約翰?艾克斯皆出身耶魯。
1972年以來, 每逢總統選舉, 交戰雙方必有一方出身耶魯。 他們胸懷天下、 視野開闊。 人文教育是耶魯培養領袖的原則和要求。 耶魯校方一直認為, 作為常春藤名校, 耶魯只有高舉人文主義的大旗, 才能培養學生的領袖意識和全域性觀念。 人文教育培養的是對社會有責任感、 心智高尚的人。 這種傳統使得耶魯在19世紀初, 美國舉國上下的高等院校強調應用學科的背景下, 能夠獨樹一幟, 力排眾議, 發表《1828年耶魯報告》。 這份由當時耶魯校長傑裡邁亞?戴領導起草的美國高等教育報告, 固執地認為:沒有什麼東西比好的理論更為實際, 沒有什麼東西比人文教育更為有用。 大學應該先教會學生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然後再進行職業培訓。 耶魯保留了希臘文和拉丁文課程, 這兩門課所教授的東西一度被人們認為是已經死掉的語言。 而耶魯認為, 以古典學科為主的人文教育, 對年輕學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注重人文主義的傳統還一度使耶魯想撤掉所有的應用學科, 因為耶魯人認為: 我們只需把理論基礎搞懂就可以了, 對那些科學的東西我們只要享受他們的成果便可。 這種傳統使得耶魯的歷史學和文學一直走在美國大學的前列。 在2007年的本科畢業生中, 歷史系的學生最多, 佔畢業生總數的15%以上。 小布什當年在耶魯讀的也是歷史專業。
耶魯培養領袖的意識和傳統不僅體現在對美國學生的教育上,在海外拓展上也深深烙印著領袖痕跡。 1901年, 耶魯海外傳道組織決定派人遠赴大洋彼岸的中國傳播福音。 大家商量應該選擇中國的哪塊地方作為活動的基地, 最後選擇了湖南, 因為在近代中國, 湖南涌現了一大批領袖人才。 這個組織就是今天的“雅禮協會” (Yale…China Association)。 果然如耶魯人所料, 湖南在20世紀領袖輩出, 其中包括了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全球化正成為傳統
傳統不僅僅是過去, 傳統在當下慢慢形成。
耶魯現任校長萊文上任後, 積極推行全球化戰略。 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約瑟夫?福克斯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投資銀行家, 曾經在曼哈頓的黃金地段買下一幢豪宅。 等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