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張偉優撫善待明朝降臣,此時已然見效。除了那些一心忠於明朝,持著正統大義的高階文官,普通的地方官員及鎮將,遠遠見了漢軍旗幟,便即歸降。萬般無奈之下,他只是每日觀望請旨,請求屯於準揚的明軍主力即刻來援,如若不然,不但襄陽有失,江南不保。就是被困於四川渝州等處的張獻忠,此怕亦是無人可制了。
而主力明軍此時坐困江北,進不能過江,退有皇帝壓迫,往援湖北,路阻且長,此路亦是不通。而原本被優勢明軍壓迫打擊的李自成,卻又藉著這次天賜良機,突破明軍重圍,由寧羌過七盤關,入朝天嶺,接連攻克廣元、昭化、劍州、梓潼等地。然後分兵三路,分別向潼川、綿州、江油三個方向進軍,連下三十多個州縣,進逼成都。四川巡撫王維章龜縮在保寧,不敢與李自成軍接仗。洪承疇此時手底只有三萬餘強兵,止能保著陝西不失,守備潼關而已。
此時的明朝,當真是四處起火,八面烽火。只要是稍有心於大局者,都知道明朝的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到得崇禎四年十月,漢軍劉國軒等部攻克武昌,荊州,偏師克江西南昌、長沙,俘獲湖北巡撫等文武官員數百人。明宗室吉王、湘王、岷王、谷王、寧王、楚王等親王盡被被逮,其餘藩王數十,亦同時被執。因得了張偉命令,只是又囚於原王府之內,不準外出。因此前農民軍殺害過蜀王,清兵殺過德王,施琅所部漢軍逼迫魯王自殺。坐鎮窮城,無計可失,眼見農民軍與漢軍勢大難制的楊嗣昌急病而死。漢軍輕騎入襄陽城內,於城外追住出城而逃的襄王全家,囚於王府之內。
自此,湖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等省全數歸漢軍所有。漢軍主力聽令由襄陽入江,由水路直奔江西南昌,將由江西入湖南境,湖南一下,將於左良玉會師,然後以優勢兵力攻閩,結束南方戰事。
前線打的火熱,張偉坐居南京城內遙控指揮,除了軍事之外,每日接見明朝前來投誠的官員,便是一宗要事。自漢軍佔據江浙之後,主力連克名城要鎮,眼見大事已成,原本還猶疑不決的明朝各級官員紛紛棄明投漢。張偉又連番下令,除了必要的府縣官以外,明朝的各總兵鎮將,巡按、糧漕總督、巡撫、總督等大員要員,必須奔赴南京,以俟甄別後再行任用。官聲尚佳的,由張偉親自接見,善加撫慰後,或於南京閒居,或是送往臺灣先行辦事。至於武將,遊擊以上皆送往臺灣,嚴加管束。
正文 第六十二章 江南(三)
便在張偉東征西討,全力征伐穩固江南之際。在北京城綿衣詔獄之中,一間侷促的小屋之內,有五六人身著囚衣,圍著一張破桌盤膝而坐。房內一燈如豆,只見那破桌上擺著一些肉酒之類。此時方是初秋,天尚不熱,那錫酒壺卻已是浸在熱水之中溫著,房內一股股酒香飄將出來,和著肉香,到是分外能引動人的饞蟲。
“元素兄,請用,請用!不必和我客氣,咱們也算是相與一場,我給幾位先生先佔個地兒,到了那邊,也好有個照應。”
綿衣衛與東廠一同掌管的南所、北所監獄統稱為詔獄。與刑部獄不同,此處乃是皇帝直接下詔,由廠衛緝拿抓捕,投入獄中關押拷問,乃稱詔獄。自明朝立國以來,皇帝經常以中旨任命官吏,抓人拿問,不經過三法司的正常程式,為當時計程車大夫所非議。
熊文燦自從接受張偉賄賂的事發,便被綿衣旗校逮拿至京,投入詔獄。還好他為官多年,北京家財被抄,卻是狡兔三窟,仍有不少資財可以使費。再加上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他的家人在外為他打點奔忙,大筆的銀子塞到了東廠太監和綿衣衛大大小小的官兒們手中。是以雖然入獄坐牢,卻也未曾吃苦。象他這樣的大員,不比那些曾經冤死獄中的尋常小官兒,皇帝一日不發落,就隨時有起復再出的機會,甚至更上一層,入內閣為相,亦是難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