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4/4 頁)
做決定,劉泰自然感受不到壓力,但是現在他親政,不得不親自面對那些國與國之間你死我活,他性格中的那種軟弱自然而然的就體現在了他的決策之中。
先前的方紹,一直認為劉泰聰明仁賢,是個不錯的君主,但是方才劉泰那番軟弱的言論,卻讓方紹大失所望,故而他便站了出來。
“這個,方愛卿所言固然有理,只是朕覺得,覺得……”皇帝劉泰一時之間,不知該以何種言語來反駁他的啟蒙老師。
“陛下,發兵滅吳就在此時。”
“此乃天賜良機,萬不可錯過呀。““方大司馬言之有理,機不可失,請陛下發兵。”
諸臣群起請戰,一時之間,大殿之中是一片倒的請戰之音,而大臣們的那般慷慨之態,竟是令劉泰隱約感到了恐懼之感。
在一片激昂聲中,劉泰的額頭不禁滾落了幾滴汗珠,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這個皇帝竟是“有名而無實”,在他看來,階下的群臣,大有將他這個皇帝吃掉的態勢。
正當劉泰惶恐不知所措時,階下龐統忽然高聲道:“陛下仁厚,無非是不想讓黎明百姓受戰爭之苦,臣自告奮通,請求都督各路伐吳大軍,在臣的監督之下,定會嚴令備軍不得侵凌百姓,必然讓百姓所受的戰爭之苦降到最小的程度。”
方紹的眉頭暗暗一皺:龐統,你這是想趁機搶奪伐吳之功呀!
(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一章 徐州的心臟
前幾番伐魏之戰,在荊州士人集團中,基本上都是由方紹領軍出征,而方紹也透過幾次戰爭中的傑出表現,得到了巨大的榮譽,進而在軍中獲得了無可比擬的權力。
而龐統,自以為坐鎮長安,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但其實卻寂寂無聲,沒有人會關注到他,正是因此,才在數年之內被方紹蓋過了名頭。
要重樹自己在軍中和朝中的權威,就必要以巨大的功勞來奪回。
而如今,魏國已滅,龐統就只能從伐吳這裡打主意了。
所以這一次龐統並沒跟諸葛亮唱反調,反倒是積極的推動伐吳之戰,不過,前提卻是他要充當伐吳之戰的主角。
有了龐統站在這一邊,皇帝劉泰便沒法再反對,以他現在的權威,焉能與整個朝廷百官作對,所以,在伐吳這件事上,劉泰只有選擇閉嘴。
在這一天的朝議上,漢國的中樞高層正式確定了伐吳,在接下來數天的爭論中,便是關於伐吳各條戰線主將的選擇。
中路的大將軍張飛所部當然是不能動得,唯有東路青徐戰場和西路荊州戰場的指揮權可供龐統爭奪。
龐統最先是想擔任青徐方面的統帥,因為那裡不僅聚集著經過滅魏之戰洗禮的精銳北軍,而且還有魏延等當世名將,且在青徐之地,水網並不似江南那般密集,漢軍的騎兵更有利於在此馳騁,取勝的機率也就更大。
龐統的盤算是好的,不過方紹卻堅決的予以反對。
表面的理由當然是,自己曾親臨青徐一帶,對那裡的地形較為熟悉,而且與魏延等大將配合良久,彼此間多有默契,自己更利於在那裡指揮作戰。
不過,私裡的原因卻是,青徐自勺眾將都是跟隨方紹日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