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2/4 頁)
俗,當初賦予王東日與龐嶽近乎相同的地位和權力,就有著制衡的因素考慮在內。後來得知龐、王兩人心生嫌隙,他甚至還暗暗地鬆了一口氣。可如今,龐嶽再立大功,其聲名威望必將隨之高漲,這也就意味著之前的平衡局面將發生一些變化。
雖說到目前為止,龐嶽無論是在言行還是實際作為上,都無處不體現著忠誠,可一位聲威過盛的統帥、一支過於龐大強悍的大軍,終究會讓為君者在欣慰之餘又感到些許隱憂。
思慮至此,隆武帝在經過最初的喜悅之後,內心中竟也升起了一種別樣的情緒,一絲若有若無的不安。
唉!我這是怎麼了?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的隆武帝想起剛才那個一閃而過的念頭,不禁又自嘲地笑了笑。難道自己也終究會像某些昏君一樣,免不了對忠臣良將的猜忌了嗎?這可是為君者的大忌。至少在當今這生死存亡之際是如此。並且也違背了自己登基時的初衷。
作為曾經的一名遠藩宗室,一位在登基前歷經磨難的君王。隆武帝對與他有著相似境遇的漢光武天子極為尊崇,對其光復大漢的輝煌歷程也進行過多次深思。當初。漢光武天子可謂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所面臨的局勢比之當今甚至更為險惡,可最終卻還是復興了漢室、延續了大漢的國祚。並且,雲臺二十八將皆得善終。
想了一陣,隆武帝最終還是釋然了,若是自己真能有漢光武天子的心胸和氣魄,又何愁龐嶽不會成為中興大明的“雲臺二十八將”之一?驅逐了心中的雜念之後,他重新回到龍案前坐下,拿起了筆。
…………
嶽州
龐嶽勝利班師至此。休整了兩日之後,李過所率的東路軍也返回了此地。較之西路軍的大勝,李過卻是感到極為遺憾。
按照計劃,本來李過也應當配合嶽州上演的好戲,先故意撤軍南返,然後在中途秘密遣一支精兵北上設伏。若是羅繡錦果真應了尚可喜之邀,往西去夾擊已“糧草不繼、人心惶惶”的龐嶽本部,則潛下的這支伏兵正好可以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事實上,羅繡錦在相信了“嶽州之變”後。出於種種考慮,也的確做出了這一選擇。他留下了魏守職、餘世忠等人守城,自己則親率督標營總兵賀雲、武昌總兵張國柱二部乘船沿漢水向荊州進發。其時,李過派出的伏兵也已抵達小別山一帶。就等著羅繡錦上鉤。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不知出了什麼紕漏,羅繡錦竟提前察覺到了危險。趕緊回撤。伏擊之事也遂告落空。
雖說預想的兩面開花最終變成了西面的一枝獨秀,拿下尚可喜卻跑了羅繡錦。但龐嶽還是感到滿足了。畢竟就目前的敵我力量對比來看,能拿下荊州已屬意外收穫。再去攻佔許昌也不一定消化得了,反而會更加刺激滿清虜廷,加快其報復的步伐。
即便從東路忠貞營自身來看,也並不吃虧,沒打下武昌,卻將周圍府縣的大戶都搜刮了一遍,發了筆不小的橫財。別的不說,至少未來大半年的給養是有著落了,也算是滿載而歸。
儘管離春節只剩下了十幾天,龐嶽倒也不急著趕回辰州過年,因為在嶽州還有幾件事需要先行解決。
首先是俘虜的處理。荊州一戰中抓獲的清軍俘虜,除去當場斬殺的把總以上軍官以及各清將的親兵和少數八旗死硬分子以外,還有六七千人,都被押送到了嶽州。若要留用的話,當如何分配、編組,應當儘快有個具體方案。
其次是投誠的鄭四維部的去處。若是可能,龐嶽當然不介意將之收編成湖廣鎮的二線部隊。但這事不僅要有鄭四維的歸心,也需要隆武帝的旨意,否則便是名不正言不順,反而會留下隱患。
再就是嶽州、荊州的歸屬問題。至於嶽州,龐嶽是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的,畢竟此地乃湘北門戶,又毗鄰洞庭湖,水、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