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1/5 頁)
感慨了幾句,又順口問了一些近來的軍政事務,營莊的建設、軍隊的操練等等。
李定國一一做了回答,到臨走之前又想起了一事,覺得應該先給孫可望提個醒:“此次韃子的南征大軍雖然無功而返,但其必然賊心不死,或許明年便會再次南下。有了此次教訓,韃子若要再度南侵,兵力也定會隨著增多,湖廣的明軍能否還能獲勝就不得而知了。既然大哥決定歸附大明,到那時,我西營十萬大軍自然得有所作為才行。如今雲南大局已定,沙定洲不過苟延殘喘、覆滅指日可待,大哥不妨趁這段日子早做籌劃,有備無患。”
“二弟先前還不怎麼贊同接受明廷的冊封,怎麼此刻又提出要主動支援明軍?”孫可望沒有直接回答。
“小弟這也是就事論事。先前勸大哥不用急著接受明廷冊封,是為西營考慮。現在勸大哥未雨綢繆,同樣是為西營考慮。唇亡齒寒,一旦湖廣淪陷,雲南又豈能倖免?這個道理大哥應該知道。哪怕是我軍未歸附大明,同樣不能袖手旁觀,更不用說接受了明廷的冊封之後又有了臣子的名分。”
“二弟言之有理,”孫可望點點頭,“不過此事也不用太過著急,等三弟、四弟回了城,咱們兄弟四人再好好商量商量。唇亡齒寒的道理,為兄也並非不知,不會坐視不理的。二弟放心好了。”
“那好,若無其它的事情,小弟便告辭了。”
“好,明日為兄再派人來通知二弟,我們一起去會見大明皇帝的使者。”
送走了李定國,孫可望滿臉的笑容逐漸消去,臉色陰沉地負手走了幾圈依舊是睡意全無。乾脆重新到了窗前,仰望著漫天的星辰,發出了一聲沉重的嘆息。在外人眼中,自己儼然是西營的統帥,四王中的盟主。可又有哪個統帥會到自己這個地步?事無鉅細,都要親自大費口舌,乃至苦口婆心才能如願以償,細細想來真是有點可笑。看來,是時候想些法子改變這種處境了!
“湖廣。。。。。。”理了一下頭腦中雜亂的思緒,孫可望又從剛才李定國的話中想到了雲南之外的局勢,目光彷彿越過千里之外,喃喃自語,若有所思。(未完待續。。)
第七章 北返
雄雞報曉,東方泛白
稀薄的夜幕還未完全散去,寶慶府城南郊的一個小村莊裡早已經是人聲鼎沸。
說是個小村子,嚴格意義上來說卻又不是。因為裡面住的都是寶慶衛的軍戶,算是個軍戶的屯所。原本應有百餘戶人家,正好是一個百戶的編制。近些年來由於軍頭的盤剝,不少軍戶選擇逃離,最少的時候只剩下了一半多一點。不過自從今年年初以來,逃離的軍戶聞訊陸續返鄉,部分外地流民也被衛所分田的政策吸引而申請入籍,村子裡又逐漸開始有了向鼎盛時期復甦的跡象。
寶慶衛乃至南方各都指揮使司轄下,像這樣的軍戶屯所比比皆是。但時至今日,整個南方內地承平已有二百餘年,原有的軍戶們大都不再關注自己的軍人身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又由於南方不像北地邊塞那樣狼煙時起,除了那些與少民村寨接壤的地帶之外,大部分屯所都沒有修建防禦設施,二百年傳承下來,早已和傳統的村莊一般無二。
與往日的平靜不同,小村子裡也有著大事發生。
張三同穿戴整齊,從村西頭的家中出來,邊走邊和身邊的家人說著話。
他是湖廣鎮陷陣營乙隊甲司的一名士兵,去年剛入的伍,說話間,臉上依然帶著農村青年憨厚的笑容。可軍容倒是絲毫不馬虎,一身嶄新的鴛鴦戰襖和外面的鐵甲披掛得整整齊齊。胸前一枚銅質四等勇士勳章更添了不少精氣神。
因大軍從廣州北返,路過寶慶暫作停駐,昨天龐嶽特意准許家在寶慶府城附近計程車兵。無論軍戶民戶,都可以回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