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5 頁)
據臺灣學者李辰冬先生(1907…1983)估計,尹吉甫享年78歲。
以上是尹吉甫一生的概括,有些成詩時間系推論。除了前面提到的各詩外,尹吉甫還有名詩《崧高》、《烝民》、《韓奕》、《都人士》等。李辰冬甚至認為詩經的全部詩歌都是尹吉甫所作,這個不太可能,但尹吉甫是現今唯一一個可查考的《詩經》作者和編纂者,因此被譽為“中華詩祖”。
尹吉甫文武雙全,對老子和孔子都有影響。除以上事蹟外,在民間流傳著大量關於尹吉甫的傳說,其中以“孝子伯奇”的故事最為出名,但這是一個關於尹吉甫的反面故事。
故事簡介如下:
尹吉甫有長子伯奇,為亡妻所生,次子伯封,是繼室所生。繼室想立伯封為嫡,就陷害伯奇,對吉甫說伯奇對她起了淫心,並讓吉甫躲在暗處親眼看看事實。
一天,繼室藏好蜂子,見伯奇過來便放出,蜂子落在了繼室的身上,她便不停地撲騰起來。伯奇孝順,過來幫著捉蜂子,結果是伯奇不停地“非禮”,繼室不停地“反抗”,身在遠處的尹吉甫看不到蜂子,只看到兒子非禮後媽,於是大怒,將伯奇逐出了家門。
伯奇漂泊野外,無依無靠,“編水荷以為衣,採楟花以為食”,清晨踩著寒霜,感嘆自己無罪被逐,於是彈起自己的琴,作成名曲《履霜操》。後來宣王出遊,聽到船伕唱起《履霜操》,感慨道:“此孝子之辭也。”一旁的尹吉甫聽罷頓生感悟,說:“這恐怕是我那被放逐的兒子作的吧。”後來尹吉甫殺死了繼室,尋找伯奇下落,結果得到伯奇已死的訊息,尹吉甫後悔不已。
二十三 愛莫助之——仲山甫
上一章(尹吉甫章)中提到,謝道韞回答謝安時說“吉甫作頌,穆如清風”,對尹吉甫之詩做了稱讚,其實這只是故事的片段,它的完整版本是這樣的。
謝安先問謝玄:“《毛詩》何句最佳?”《毛詩》是西漢時毛亨和毛萇所輯注的《詩》,就是流傳至今的《詩經》。謝玄答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謝安點頭,又問謝道韞,謝道韞答道:“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聽後很是驚喜,說道:“雅人深致”。
該句出自《詩經&;#8226;大雅&;#8226;烝民》,作者尹吉甫,是在仲山甫受命到齊地築城,臨行前而作。謝道韞提到這句詩,一是讚歎尹吉甫的詩,一是讚歎仲山甫的人,還有一點最重要的,那就是謝道韞期望叔父能成為尹吉甫心中的仲山甫那樣的人,因為當時謝安的身份和地位都與仲山甫極其相似。謝安一聽侄女之言,立刻了解了她的心意,故而驚喜萬分。那麼仲山甫是怎樣一個人呢?
仲山甫,姓姬,又作仲山父,因在家排行老三,故稱“穆仲”(兄弟中排行單數的稱“穆”,雙數的稱“昭”)。他是虞仲(仲雍)的支孫,亦即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祖上雖然聲名顯赫,但是傳到他這裡時已經淪為一介平民了,很像後世的劉備。仲山甫早年務農經商,同時不忘學習。因為其與人為善,樂於助人,誠實守信,勤奮聰慧,在農人和工商業者中很有威望。
周宣王元年,宣王選賢任能,仲山甫受舉薦而得以進見宣王,宣王發現仲山甫為人和善又不失威嚴,博學多才,很是欣賞,便選仲山甫在周朝為官。
仲山甫為官期間主抓農業和經濟,他廢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稅”,這四個概念需要解釋一下。
要解釋“公田制”和“私田制”,就要先說下“井田制”。
井田制在西周盛行,是土地國有制度。那時把土地分成方塊,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為百畝,由一“夫”,即一個勞動力進行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