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嬰幼兒貧血狀況屬於什麼公共衛生問題 > 第63章 宣大總兵

第63章 宣大總兵(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隨著新帝的沉默,乾清宮暖閣內的眾人越發心情沉重。即使是出身卑微的司禮監太監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有御馬監提督太監曹化淳不安地瞥了一眼神色晦暗的新帝。

宣府和大同作為京城的屏障,肩負守護重任,但可用計程車兵竟只有幾千人?

要知道,宣大兩地的兵籍號稱十六萬,就算按衛所只剩一成的慣例,也應有兩萬士兵。更何況大同被譽為“九邊重鎮之首”,除了遼鎮,它的軍餉發放最為豐厚。

然而楊肇基竟說宣大兩地僅剩數千戰鬥士兵,那麼其餘計程車兵都去哪兒了?

要知道,宣府和大同計程車兵比腐朽的京營重要得多,他們是戍守邊疆,保護京城的邊防軍。

自從隆慶和議後,蒙古部族才老實許多,少有侵犯邊境之事。

如果蒙古部族來犯,僅靠這些人如何守護京城,帝的安全又該如何保障?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那些失蹤計程車兵去哪兒了,虛報軍費的文臣武將膽子有多大?

這些被挪用計程車兵,是成了文臣武將的私人部隊,還是他們斂財的工具?

楊肇基這幾句話,無疑在大明的天空劃開了一道裂痕。

"愛卿無需驚慌,這不是你的過錯。"

"朕想知道,其他計程車兵何在?"

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內心的憤怒,案後的朱由檢面色陰沉地詢問面前的將領。

雖然這段時間一直在整頓的京營同樣存在嚴重的“佔役”問題,但士兵名冊上的人數已被京城的貴族“削減”,軍餉被貪墨,充實了私囊。

然而,大同、宣府這樣的九邊重鎮一直是軍中將領的“私人領地”。若將領們只是貪汙軍餉還好,萬一他們“擁兵自重”呢?

想到這裡,朱由檢的眼眸不自覺地眯起,寒光閃爍。

"回陛下…"楊肇基再次低頭,話語間帶著一絲顫抖:“邊疆軍鎮長期欠發軍餉,屯田制度早已荒廢,歷代將領苦心經營的軍隊…”

嘶。

楊肇基的話還未說完,御馬監的督管已不由自主地倒抽一口冷氣。這個楊肇基,真是膽大包天,似乎要揭開大明的天幕。

新帝登基之初,便挫敗了朝中一些官員“正氣充盈朝廷”的企圖,得罪了眾多士人;接著整頓京師軍隊,又惹怒了京城的貴族。前兩天,又秘密派遣東廠督管魏忠賢去大同,似乎準備對皇族下手。現在若再動軍隊將領,這風雨飄搖的大明,豈不是瞬間就要垮塌?

曹化淳的臉色變得猶豫不定,他已經準備好,即使冒著觸怒新帝的風險,也要勸說他不要“衝動行事”。

"嗯…",沉思片刻,臉色蒼白的新帝終於有了回應,長嘆一聲後,向緊張不安的楊肇基揮手:“愛卿請起。”

此言一出,暖閣中的緊張氣氛立刻緩解,司禮監的筆帖式和御馬監督管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鬆了一口氣。

"愛卿威震邊疆,本當讓你休息一陣,然而當前國事艱難,還望你能不畏辛勞,重返宣大。"

朱由檢平復情緒後,臉上流露出一絲愧疚,看著略顯驚訝的楊肇基,微微點頭示意。根據“後世”的記載,這位一生“忠勇”的武將在多年的軍旅生涯和竭盡全力的軍營改革後,耗盡了心力,年僅五十一歲便英年早逝。

從長遠看,楊肇基此刻最需要的是在京都修養,但當前局勢緊迫,他也只能讓他再次“出山”,坐鎮宣大。

"微臣,惶恐!"

"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意識到情況的楊肇基再次跪地,膝蓋下的青磚似乎都在微微震動。原本以為坦白後,即使不被“打入牢獄”,也會被“革職為民”,沒想到新帝非但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反而寬慰他,並委以重任。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