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嬰幼兒貧血狀況屬於什麼公共衛生問題 > 第62章 忠貞之臣與英勇之將

第62章 忠貞之臣與英勇之將(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十一月初五,立冬。

大約從上月起,持續數月的炎熱彷彿一夜之間消失無蹤,京城地區的氣溫驟降,不少市民提早換上了冬裝。

在紫禁城內,高大的宮牆陰影下,一位體格健碩的漢子僅著一襲緊身長衫,與周圍穿戴整齊的小宦官形成了鮮明對比。許久未曾踏入皇宮的兵部尚書楊崇基,無暇顧及兩旁的金碧輝煌,也無意回應小宦官的阿諛奉承,只是微微眯眼,深思著新帝急召他進京的目的。

自山東徐鴻儒叛亂平定後,因他的正直不阿以及對腐敗朝廷的不適,他主動奏請坐鎮延綏,負責軍務。這一去就是數載,直到上月他才剛回到山東沂州老家休養生息。然而,還沒等他享受片刻寧靜,“不請自來”的京城使者就打破了他安逸的“隱退”生活。

...

"微臣楊崇基,奉旨晉見。"

在寶座後的天子還沒來得及仔細端詳這位山東漢子,洪亮的聲音已在乾清宮的暖閣中迴盪。

"愛卿免禮。"

或許是被這位威名赫赫的將領所吸引,朱由檢雖然初次相見,卻不由自主地對他產生了幾分親近。

"謝陛下。"

聞言,將領恭敬地磕頭致謝,然後在地板上起身。

早已等候的司禮監太監已為他搬來座椅,置於暖閣中央,邀請他就座。

朱由檢藉機悄悄打量這位壯碩男子,大約四十多歲,滿臉風霜,顯然是多年征戰的痕跡。他身材魁梧,骨骼粗大,身披繡有獅子的紅色官服,自然而然散發出威嚴的氣勢。

果然是平定白蓮教、鎮守延綏、統管陝西三邊軍務的老將,朱由檢暗暗點頭,臉上流露出明顯的讚賞。

"愛卿到來的速度超出了朕的預料。"

"勞您奔波了。"

朱由檢說著,向身邊的司禮監太監示意,讓他為將領遞上一杯熱茶。

"微臣惶恐!"

"陛下召喚,臣當儘速遵命,日夜兼程,不敢有片刻延誤。"

將領坐在椅上,略顯侷促,見天子微微揮手示意,立刻挺直腰板,拱手答道。

他,就是楊崇基,祖籍山東沂州,得益於祖先的庇廕,繼承武職,曾任徵東、平西、防倭三鎮總兵,升任沂州衛正指揮使,經多次晉升,終成大同總兵。

平息了山東白蓮教領袖徐鴻儒的叛亂後,他以四十餘歲的年紀晉升為正二品的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加上右都督的頭銜。在天啟朝政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他置身事外,駐守延綏,統管陝西三邊軍事,守護帝國的邊疆。原本預料新帝登基,他這樣的"舊朝老將"會被閒置,豈料在家賦閒不足一月,復職的旨意便由幾位風塵僕僕的錦衣衛送至他手中。

皇帝的恩寵深重,令人感激涕零。坐在案几後的皇帝微微點頭,臉上滿意之色更濃,開口問道:“卿家久居陝西,對當地情況必定了如指掌。”

“朕聽說陝西有些百姓因負擔過重而起義,此事是否屬實?”

聞言,楊肇基心中一凜,剛剛鬆弛的神經立刻緊繃。他猶豫片刻,如實回答:“不敢欺瞞陛下,確有少數災民處境艱難,引發了一些動亂...”

他的聲音略帶顫抖,皇帝突然提及陝西軍務,難道是對他辦事不力有所不滿,召他進京當面問責?

“卿家勿需多慮,朕並無責怪之意。”案几後的皇帝神色如常,輕輕敲打著桌面,直視著眼前的將領,目光真誠。

朝廷武備疲弱,邊疆重鎮連年欠薪,楊肇基能在如此困境中整頓西北軍事,抵抗蒙古,已算得上是“忠貞良將”。至於陝北官員勾結,貪汙民脂民膏,欺壓百姓,導致百姓起義,與這位將領並無直接關聯。

朱由檢輕輕搖頭,把這些煩心事拋諸腦後,目前首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