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4/4 頁)
回來。
此地還出產珍珠,***,多到沙灘上隨手一個珠蚌裡都有,不過這是王產,國王也是省事,反正多,不愁,直接挖了個池子,把珠蚌丟進去,等死了爛了以後,撈出來洗洗就行了,這種採珍珠的做法聽了讓人咂舌頭。
王動後來也現,國王其實也是信佛教的,但這些年來,印度教有點傳過來,回回教也是有影響,國王倒象是個集大成者,在他身上這些宗教畸形的結合了起來。佛教的教義不能讓他財,他喜歡做無本生意,但佛牙似乎帶著佛咒,讓他覺得有點不爽不順,已經遷到遠遠的寺廟裡去了,但還是心裡隱隱作痛。
鄭和再次提出要迎回佛牙的時候,國王心動了,小金像的事也有人報於他知,明朝人有錢呀,真的有錢呀。這會在國王眼中,那粒佛牙已經是財富的代表了。經過討價還價,五日之後,鄭和以銀兩萬兩,金百兩,“迎”回佛牙。皆大歡喜,國王一激動,又讓人送了兩車寶石過來,這下倒出了鄭和的意外,本以為從貨值上虧了,沒想到這樣了來,反倒賺了。
耶巴乃那本是竭力反對把國寶佛牙交於外人的,但他的苦諫國王根本聽不起去,他也不笨,上官不行走下層路線,動百姓。結果不明真象的老百姓從四面八方湧來,守護著佛牙,根本不讓明朝人靠近。這會國王的威力顯現了出來,他直接派出了軍隊去取佛牙,明朝人倒成了看客。
王動與鄭和提了建議,失了民心,怕是不好,哪天換個國王,錫蘭山這個國家,明朝人可能就進不來了。當天晚上,國王強行命令在寺廟外舉行佛牙的交接儀式,整個過程明朝人看就行了,不用準備什麼。國王還是很pOeR的,當日僅花瓣一項,在王動眼裡不下幾噸,真不知他從哪弄來的,一時間旦聞花香不知屎臭。
鄭和得了王動的建議,也知道要怎麼辦,夜晚當錫蘭山人點起篝火,地上和空中花瓣飄舞的時候,明朝的人禮花開始燃放了。初時當地人以為是驚雷,個個伏地禱告,但見天花綻放,以為佛牙顯聖,個個唯唯諾諾,這下佛牙交於明朝人是承天意應佛旨,大家都沒得話說,不過國王知道怎麼回事,耶巴乃那也知怎麼回事,一定是明朝人弄的花樣,但為時已晚。
………【第三九節 印度小國】………
船離了錫蘭山之後,分成了兩隊,一隊由王景弘帶著去了溜山國,也就是後世的馬爾地夫,王動本想讓廖管家帶著劉秀珠和綠柳隨王景弘的船隊一起去玩玩,馬爾地夫的風光那是沒的說的,結果兩位夫人不願意,還是要跟著他,於是大家一起往印度半島而去。
印度半島第一站加異勒(印度的半島南端東岸和阿枝巴丹、甘馬裡等地),小國家,國王名為葛卜者麻,第二站是小葛蘭(印度奎隆),然後是柯枝(印度科欽),最後一站是古裡(印度科澤科德),古裡也將是這次下西洋之行的終點站。王動搞不清整個印度次大陸的形勢,同樣的鄭和也搞不清楚,連候顯也搞不清楚。
事實上,當時的印度有兩個大的蘇丹國存在著,一個是德里蘇丹國,建都在德里,另一個是巴赫曼尼蘇丹國,定都古爾伯加。但這兩個蘇丹國一個控制了印度次大陸的北部,一個佔據著中部,最早其實只一個德里王朝,但後來這個德里王朝衰弱了,而且不是十四十五世紀之交,那個組織軍隊要證討明朝的瘸子貼木兒還狠狠的打擊了一下德里王朝,這才有中部另一個蘇丹國的分立。
印度半島的南端則是一個一個的小國家,這要感謝印度半島的地形,這個半島嶼東南東高止山脈和西南西高止山脈呈V形,這使得北部或是中部的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