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講】(第2/6 頁)
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這個“是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道理的緣故呢?我們前面講到非因緣非自然的時候就得到一個結論,說我們這一念心是有真跟妄兩種差別的。真妄當中的理解就是,我們要真實地相信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也正是因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的緣故,所以佛陀才說“三緣斷故”當下就是菩提心。這一段的經文,蕅益大師說是比較略,事實上它的原文應該是包括了前面所說的“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重點在不隨妄轉,不隨分別。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
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其實是有兩個不同的法門。比方說比較漸教的次第法門。漸教法門在修學過程當中,是先從事修開始。它會告訴你先持戒,然後修定,然後再修慧。先從信仰起始。我為什麼持戒呢?因為我害怕當來的痛苦的果報,相信造善能夠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能夠成就痛苦的果報。依止這樣的信仰,我們開始修戒定慧。但是這樣子對煩惱本身是一種壓抑的作用。這個是漸教法門,它先從事修下手。
圓頓的法門思想不是這樣,它先從智慧,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說的,先知道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本來沒有的,真如是本來具足的。從這一念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真實地能夠覺悟到這樣的一個離唸的心體,然後產生一種觀照的智慧,開始修禪定,開始修智慧。也就是我們本經所說的,先從不迷,然後再不取、再不動,由理觀而帶動事修。
所以我們看,其實這個地方已經道出了本經的整個修學的綱要,就是先從“不隨分別”,然後才“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最後“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所以它整個下手處是是先有智慧的觀照,然後再慢慢地透過唸佛、持咒來安定你的心,最後再修四根本重戒,調伏你的身口的過失。它的次第是先不迷——不隨妄轉,然後再不取、再不動。這個是佛陀對前面的經文作一個總結,修學次第的總結。
壬二、重簡非
這個地方等於重新來揀別對自然因緣的一種錯誤的認知。
首先我們看,揀別非因緣。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我們修學時,假設我們對內心的世界是這樣理解的,說當我的聖道相應的菩提心生起的時候,凡夫有漏的生滅心才開始消滅——一個菩提心把我這個有漏的生滅心給破壞了。你如果作如是理解,那又落入了一種生滅的對立之法了,那這個就不是本經的修學意思了,那是漸教的法門。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了解真正的“中道了義無戲論法”呢?這以下說出了兩句話:“滅生俱盡,無功用道。”“滅生俱盡”就是說,你要知道所謂的滅、所謂的生都是不可得的。說菩提心生起,妄想心滅掉,其實這個都不可得。也就是說,其實菩提心是眾生本具的,哪有什麼生起呢?無明妄想是本來空的,哪有所謂的滅呢?你能夠知道“法本不生,今則不滅”,一念心中妄想本來就沒有,而菩提心本來就是我們具足的,而這樣子來任運地隨順於正念真如,這才是真實的大乘的無功用道。這個地方是說出了我們對真妄的一個理解。
這個地方就揀別這種因緣的對立。說是用清淨的菩提心來破壞雜染的生滅心,這是不對的。
我們再看揀別非自然。這個有兩段:法說跟譬喻。現看第一段。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
假若“有”,這個“有”就是“作”。假設你作自然之想,說很清楚地、很分明地實際上有一個自然的菩提心的心體生起,而且也很分明地知道有一個真實的生滅心消滅,那麼這樣子也是落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