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5 頁)
徵地,活著走路的時候,背和腹的位置符合天在上、地在下的原則,所以腹背得到了它們各自正確的位置;生病或者死去,違反正常狀態,所以腹部反而在背的上面。不僅僅是腹部在上,凡是動物死了,腳也會朝上。賢儒不被賞識重用,等於死在世上,而那些妄進苟取的俗吏,卻都在他們上面。
【原文】
40·4東方朔曰:“目不在面而在於足,救昧不給(1),能何見乎!”汲黯謂武帝曰(2):“陛下用吏如積薪矣,後來者居上(3)。”原汲黯之言,察東方朔之語,獨以非俗吏之得地(4),賢儒之失職哉!故夫仕宦失地,難以觀德;得地,難以察不肖。名生於高官而毀起於卑位,卑位固常賢儒之所在也。遵禮蹈繩(5),修身守節,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滯之留(6)。沉滯在能自濟(7),故有不拔之扼(8)。其積學於身也多,故用心也固。俗吏無以自修,身雖拔進,利心搖動(9),則有下道侵漁之操矣(10)。
【註釋】
(1)昧:不明。這裡指眼瞎。不給:供不上。這裡是來不及的意思。
(2)汲黯(?~公元前112年):字長孺。西漢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人。漢武帝時,曾任東海太守、淮陽太守。好黃老之術,常直言切諫。
(3)引文參見《史記·汲鄭列傳》。
(4)以非:根據文意,疑“非以”之誤倒。遞修本作“非以”,可證。
(5)繩:準繩。這裡是規矩的意思。
(6)沉:埋沒。滯:停滯。沉滯之留:這裡指長期得不到任用和提拔。
(7)在:根據文意,疑作“不”。
(8)扼:通“厄”。
(9)搖動:騷動。這裡是作怪的意思。
(10)下:這裡是違背的意思。
【譯文】
東方朔說:“如果眼睛不在臉上而長在腳上,救治眼瞎都來不及,怎麼還談得上看見東西呢?”汲黯對漢武帝說:“陛下使用官吏就像堆柴一樣,後來的放在上面。”考察汲黯的話,考察東方朔的話,豈不是因為俗吏得到了很高的地位,而賢儒卻失去了應得的官職嗎!因此,做官沒有得到應有地位,難以瞭解他的品德;得到了應得的地位,又難以考察他的不賢。好名聲來自高官顯位,遭誹謗起源於地位低下,地位低下本來經常是賢儒所處的環境。他們遵循禮義,按規矩辦事,修養身心,遵守節操,處在低下地位而不急於上爬,所以長期得不到任用和提拔。長期被埋沒又不能自己想辦法,所以才處於不被提拔的困境。他們自身積累的學問很多,因此不鑽營的意志很堅定。俗吏沒有什麼用來作自我修養的,地位雖然被提升,由於貪圖私利的心在作怪,就會有違背道德侵奪財物的行為出現。
【原文】
40·5楓桐之樹,生而速長,故其皮肌不能堅剛。樹檀以五月生葉,後彼春榮之木(1),其材強勁,車以為軸。殷之桑穀,七日大拱,長速大暴,故為變怪(2)。大器晚成,寶貨難售者(3)。不崇一朝輒成賈者(4),菜果之物也。是故湍瀨之流,沙石轉而大石不移。何者?大石重而沙石輕也。沙石轉積於大石之上,大石沒而不見。賢儒俗吏,並在世俗,有似於此。遇暗長吏,轉移俗吏超在賢儒之上,賢儒處下,受馳走之使,至或巖居穴處,沒身不見。咎在長吏不能知賢,而賢者道大,力劣不能拔舉之故也。
【註釋】
(1)彼:根據文意,疑作“於”。
(2)故為變怪:參見7·5注(1)“桑穀之異”條。
(3)者:根據文氣,疑是衍文。
(4)成賈:成交。這裡是賣完的意思。
【譯文】
楓樹桐樹,生長速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