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教學論文《籃球、學習報與加來道雄》(第2/2 頁)
研究生拿學位之類,而是童年的兩件趣事極大地豐富了他對世界的理解力,並引導他走上成為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對鯉魚世界的遐想和對愛因斯坦未竟事業嚮往,啟迪作者走上了科學探索的道路。
當然,加來道雄畢竟是加來道雄。他是物理學的奇才,他能從鯉魚的水池想象到人類生活的地球環境,由“鯉魚科學家”對水池以外的環境一無所知想到人類對宇宙太空未知領域的探索。他8歲時就對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死後、其未完成的論文仍擺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的故事入迷,高中時就開始建立自己的原子對撞機,建造實驗室。當別的與他同齡的孩子大多在棒球場或籃球場盡情玩耍時,他卻在汽車間建造巨大的電子儀器,連他的母親都為此感到困惑。然而儀器成功產生了比地磁場強2萬多倍的磁場。
加來道雄的成才之路不可複製,但他的成功經歷能否能給人啟迪呢?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成為創新人才所應具備的條件:興趣、想象力、好奇心、刨根究底的探索、科學實證的精神等等。
在組織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時,有些方面是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的,如興趣、想象力、好奇心等,但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透過實驗證實理論這方面缺乏深刻認識。而這,正是我們教育的軟肋和弱項。
諾貝爾科學獎美國科學家源何獨佔鰲頭?訪美學者嚴燕來對中美物理教育的比較是——
以實驗為基礎的“探索物理”式的教學方式,完全取消了教師的課堂教授,代之以學生分組進行的“探索”系列實驗。幾位教師巡迴於各實驗小組中間,他們僅僅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在實驗中不斷生疑、釋疑、解疑,但是絕不直接告訴學生結論。相比之下,我們把電阻公式全盤託給學生是何等的易事啊!
結語:讓我們蕩起雙槳
陶行知是人民教育家,也是國人喜歡的大眾詩人。他的詩歌和教育名言流淌著劃時代的教育理念,在推進新課程改革程序中重溫他幾十年前的教誨,仍能給我們極大的啟迪。
“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腦,事情辦不好;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相信兒童,解放兒童”之六大解放: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幹;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說;解放他的時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他的空間,不把他的功課排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閒的時間消化所學,並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幹一點自己高興乾的事情。
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陶先生的話今天讀來仍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看來重用腦輕用手以及老師和家長聯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不給學生一些空閒的時間消化所學,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幹一點自己高興乾的事情還是一個跨世紀的問題。不過時代畢竟已經跨入21世紀,本世紀初,著名科學家、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曾預言:“20年內,祖國大陸肯定能有人獲得諾貝爾獎。”楊教授的預言斬釘截鐵,按照中國日趨發展的態勢,未來十年,確有可能是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十年,是科技水平邁上世界一流的十年。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教育資源的豐富,教學環境的改善,人才選拔的方式也必將更合理、更科學、更多元。在這新舊交替之際,讓我們蕩起雙槳,既要學生動腦,又讓學生動手;既為學生打好紮實的知識基礎,又在開闊視野、激發興趣、培養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上狠下功夫。誠如是,我們的學生將可能在文化學習上找到球場的自信與快樂,像加來道雄、陳景潤那樣沉迷於他們神往的科學境界,湧現出時代呼喚的創新人才。
2009-5-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