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5 頁)
出版社和大連電視臺。版權所有,翻版必究。”
這個爆炸性的訊息立刻引起了爆炸。
社會上一時議論紛紛。
音像圈裡更是沸沸揚揚。稱讚的,反對的,肯定的,否定的,懷疑的,詛咒的… …一顆石子擲進了濁水裡。
徐沛東從簽字儀式場地返回家裡,電話鈴就響了。對方不報自己的家門,狠狠地說:“你帶子一出來,我就‘扒’! ”
1991年1月30日,一百多家音像出版單位的負責人聚集杭州,參加著作權法學習班。當時《轆轤·女人和井》的音帶正在緊張製作階段,準備半個月後推出。儘管很忙,王樹忠還是抽出身趕赴杭州。他要利用這個機會,藉著著作權法的威力,向兄弟出版單位宣傳自己的主張,同時也是事先打個招呼。
果然,他成了這次學習班的熱門人物。
學習班上,出現了一個被稱為“萬炮齊轟王樹忠”的局面。
許多出版單位對大連音像出版社的作法表示不滿。有個單位的負責人還和他吵得個臉紅脖子粗。這位負責人指著他的鼻子說:“你們把整個行情抬高了。我們以後怎麼辦?”
王樹忠給他算了一筆帳:“引進一個海外版,要花外匯二十萬到三十萬港幣,甚至四十萬到五十萬港幣。大家都追逐海外版,捨得花大價錢,因為它能暢銷。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往國內優秀作者身上多投些資?我們尊重、保護國內的作者,讓他們安心創作出精品,改變海外版充斥大陸的局面,豐富民族作品創作,這不合算嗎?”
王樹忠算的第二筆帳是:“我們給一個紅歌星錄製一盤磁帶的價錢,已經抬高到二萬元以至三萬元。而詞曲的創作者得到的稿酬,卻只有歌星酬金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這合理嗎?這是一種本末倒置。沒有詞曲作者創作的紅歌,哪裡有什麼紅歌星?”
王樹忠在小組討論會上跟大家辯論,會後又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跟同行解釋,說服了相當一部分同志。在會上明確表態不盜這個版的音像單位有二十多家。上海的一位同志說:“我們絕對不盜這個版,不動你王樹忠一根毫毛。”
參加培訓班的兩名法學家在大會上支援王樹忠,認為此項轉讓協議符合著作權法精神。
培訓班的主辦者、廣播電影電視部的有關同志在大會上也肯定了這項協議.說:“大連的同志擔心這七萬元會付之東流。我們希望各單位尊重他們的鄰接權,也尊重作者的著作權,做到不扒,不盜。”
那個跟王樹忠頂牛頂得最厲害的社長,也對王樹忠說:“我保證我們不扒。”
王樹忠在杭州打了一個大勝仗。
他返回大連的時候,磁帶的錄製工作已到最後階段。
2 月27 日,電視劇在大連電視臺播出。
同一天,大連音像出版社在北京國際飯店二樓多功能廳舉行有三十多家新聞單位參加的新聞釋出會。
一條醒目的會標掛在大廳的活動牆壁上:“《井》插曲音帶首發式”。
王樹忠看看這會標,搖搖頭說:“意思沒出來。要改,在著作權法上做文章。”
新的會標懸掛起來了——“《井》插曲著作權轉讓新聞釋出”。
改後的會標格外醒目。
這樣的事在中國是第一樁。與會者的心都為之振奮起來。
心情最激動的當然是王樹忠。半年多的籌劃,半年多的奔波,半年多的辛勞,全部心血都凝聚在了面前這扎著紅綢帶的音帶上。這音帶生逢其時,由於有了著作權法,它的發行將受到法律的保障。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我要告狀!”(12)
王樹忠提高嗓門釋出新聞,最後說:“我們需要保護才華橫溢的作家,也需要保護法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