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明朝第一位權宦(第1/2 頁)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徵兇。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雷聲很大,一陣緊似一陣,使人恐懼慌張,雙腿抖抖索索走不成路。因為內心不安,眼睛就東張西望,四處亂瞥。
連路都走不穩了,出兵打仗萬萬打不贏。再加上心神不定,視線都不能聚焦,做什麼都做不好。
此時此刻,一動不如一靜。
既然亂動危險,那就應該安靜下來,沉穩下來,靜觀其變。
這時候我們發現,原來雷沒有傷到自己,但是傷害到了附近的鄰居。那我們更加不能亂動,因為原地靜守是安全的,如果不小心向前走進雷區,反而就危險了。
我們不要去拉幫結派,不要去打探訊息,不要搞得自己東張西望、抖抖索索就像一個小偷。我們如果沒事找事,就會像兩口子一樣,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不可開交,搞出很多麻煩事,最後收不了場。
所以說,我們一旦亂了方寸,就要先停下來,好好看一看,認真想一想,
每臨大事有靜氣。穩得住,是一種很靠譜的品質。
明宣宗處理朝政鬆緩得宜,張弛有度,是個穩得住的皇帝。但他也有穩不住的時候,因為他有普通人的兩個通病:貪玩和偷懶。
明宣宗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詩文俱佳,中國畫水平也堪稱一流。文藝皇帝通常都有雅好,明宣宗的雅好是射獵、樂遊山水和鬥蟋蟀,時有“太平天子,促織皇帝”之美稱。
這本沒有什麼問題,誰沒有一點業餘愛好呢?只不過明憲宗酷愛鬥蟋蟀到了瘋魔的程度,為此他甚至不惜破壞朝廷的用人制度。
據說蘇州一帶的駐軍熱衷於捕捉蟋蟀,因為這是沒有危險的升官發財之道。若是捉到一隻銅頭鐵背的上好蟋蟀,功勞竟與上陣取敵首級相同,可以獲得世襲的官職。
相比濫封藏僧,這只是小巫見大巫。
明初皇帝尊崇佛教但有節制,積極扶持卻不濫封。但明宣宗對藏僧禮之益厚,從他開始漸開明朝皇帝過度崇奉藏傳佛教之門。他不僅大修佛寺,封號也是五花八門。不僅有大國師、國師之類封號,而且還有品級。如大國師為四品,國師為五品,禪師為六品。他甚至加封過正二品的灌頂國師,賜二品鍍金銀印。
這種無功受祿的封賞,無形中打破了正常的選任、晉升制度,對澄清吏治大為不利。
明宣宗為明王朝埋下的最大禍根不是鬥蛐蛐,也不是封藏僧,而是重用宦官,並且還讓宦官有文化。
明宣宗要寫詩繪畫,要樂遊皇家園林,要鬥蛐蛐,還要帶著後宮嬪妃禮佛,那他必然沒有太多時間一五一十批閱奏章,為票擬批紅。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找一個人或幾個人幫他批紅即可。內閣大學士們本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他偏偏不能用。
批紅權,是決策權的一部分。
內閣學士已擁有了議政權和行政權,若是再得到批紅的權力,那就等於是事實上的宰相。明宣宗如果敢這麼做,他太爺爺朱元璋搞不好會半夜託夢,痛罵他這不孝子孫。
所以,明宣宗選擇了司禮監的太監們。
秉筆太監本就是幫皇帝做批紅工作的,掌印太監則幫皇帝蓋印章。批紅加上蓋印,才是完整的決策權。
用司禮監的太監幫他批紅,既可以避免決策權落入內閣學士之手,而且宦官乃是皇帝的家僕,看起來更加信得過。
於是公元1426年,明宣宗下令設定內書堂,指定翰林學士教宦官們讀書識字。
明宣宗這麼做,初衷是使宦官們辦事更迅速,更有效率。然而他選擇性地忽視了一個嚴重問題:當宦官開始接受正規教育,並獲得處理公文的權力時,宦官勢力將不可遏制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