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笑)。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又可以說,一個學校的傳統主要體現在教師、教授身上,並且主要是由他們一代又一代地傳遞的”。因此,“同學們想要了解和繼承北大傳統,我建議大家不妨從本系本專業入手,調查一下,一個世紀以來,有過哪些學術和人格都堪稱一流,或者在某一方面有著鮮明特色與貢獻的教授,他們出版了什麼代表性著作或講義,還可以透過回憶文章、傳記等,進一步瞭解這些教授的生平,思想,品格,精神風貌……這樣,同學們就可以從中觸控、感覺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北大(本系,本專業)的學術傳統,精神傳統”。
後來,一部分師生在北大百週年校慶前後,就發起了一個以“重新認識老校長,繼承與發揚蔡元培先生開創的北大精神傳統”為中心的民間紀念活動,除了自編、自演話劇《蔡元培》外,還舉辦了一系列的講座與研討會,最後出版了《校園風景中的永恆——我心目中的蔡元培》一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在校內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參與者中,更是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
現在,在十年之後,又是北大一百一十週年前一年,讀到了這本由當年的在校學生寫的《民國那些人》,重現北大老校長、老教授,以及那一代知識分子的身影,我確實有許多的感慨。這又是一個歷史時機,讓我們透過這本書生動、感性的歷史敘述,再一次觸控、感覺那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北大的、以及整個中國知識界的學術傳統、精神傳統,再一次傾聽這些年我們已經很少聽到的、被遮蔽了的北大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真聲音”,以便於我們更清醒、更真實地面對我們自己和今天北大與中國知識界的現實。——這大概就是在我看來的《民國那些人》這本書出版的意義和價值。
以上算是我的“開場白”。(鼓掌)
為什麼“並不遙遠”又“相距甚遠”?
但今天我們讀這本書,卻不能不感到一種無奈與沉重。書的封底的一段話,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曾經有那樣一個時代,曾經有那樣一批人物。他們那樣地想著,那樣地活著。他們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但他們守護、在意、體現的精神、傳統、風骨,已與我們相距甚遠。讀著他們,我們感到恍若隔世;撫摸歷史,我們常常浩嘆不已。”
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時間上他們其實離我們很近”,而我們又覺得他們“與我們相去甚遠”呢?——然而,真的很遠嗎?我們能不能拉近這樣的距離,由“遠”而“近”?
錢理群:承擔,獨立,自由,創造(3)
我們面對的,正是現實生活中的當代北大人和歷史上的北大人的關係。講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假設這些老北大人,今天真的來這裡參加聚會,在座的大學生、研究生們,和這些前輩有共同的話題嗎?這共同話題又是什麼呢?(全場活躍)
這就是今天我要和諸位討論的問題。
“我們”的問題在哪裡?
於是,我注意到書中提到的一位當代大學生的反應,他說:“我們這些自由而無用的靈魂,不會感應那些老先生的。”
這話說得很坦率,也很令人深思。因此,我想把我們的討論拉扯開去,說一些“題外話”。我想起了去年北大團校舉辦了一個“生於八十年代”徵文比賽。這裡說的“生於八十年代”,其實就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一個自我描述和命名,也即人們通常所說的“80後”。徵文小組請我當首席評委,還要我作總結髮言,我也真的認真準備了一個“如何看待80後這一代”的演講稿。但後來卻突然通知我,頒獎大會不舉行了,我也不必講了,弄得我有些莫名其妙。今天就把我原先準備的講稿的主要內容在這裡講一講,也算是一個彌補吧。我首先談到的是《中國統計年鑑》提供的一個數字:從19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