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品。因此,一定要讓你花的錢達到效用最大化,你的身體就會獲得健康的回報。別不好意思,如果你在食品雜貨店買不到自己想要的食品,那就直接諮詢店主。
第6章 飲食對你的影響(1)
現在是時候去細想一下這句古老的諺語了——“你吃的什麼,你就是什麼”。這句諺語雖然看似非常簡單,但意義非凡,因為你吃的食物會給你的身體帶來直接的影響。攝入的食品經消化後會透過你的器官和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的血管,它已經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所以攝入的食物不同,會對你的身體產生不同的影響。
殘忍的宰殺
如果本書的第4章和第5章還不能讓你確定自己要放棄動物製品(廢物),看過本章你可能會有所觸動。儘管你已經瞭解了動物在養殖場的生活條件有多麼惡劣,但你仍然無法想象屠宰動物的場景是什麼樣的。比較“仁慈的”方案呼籲工人在屠宰動物之前應先將動物打昏,對奶牛來說,就是用金屬棒對它們的頭部快速一擊。如果力道適合,並且使用其他輔助裝置,就能導致奶牛喪失意識。但時間就是金錢,屠宰場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平均每3秒鐘屠宰一隻動物。因為上千只奶牛都已被嚇壞,不停地掙扎,想把它們都打昏並不容易。驚恐的肥豬也不容易被“擊昏”,這就要使用電棒。如果電量過高,豬肉會變成青色,同時流出的血液會汙染豬肉,對銷售產生一定影響。對養殖場場主來說,沒有什麼比生意更重要的了,因此不管能不能打昏肥豬,電量都不能太大。
不管奶牛和肥豬是否被擊昏,都會在它們的腿上系一條鏈子,倒掛於天花板上。從理論上講,當它們被倒掛起來身體晃盪時,我們就認為它們已經沒有意識了。但當屠宰工人用刀割開它們的脖子時,它們經常還是清醒的,並且不停地尖叫掙扎。接著,這些動物就踏上了“紅色的流水線”,直至血液流盡死亡。但由於它們體形碩大,並且因害怕而不停掙扎,所以還是給工人們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因此,那些“不屈不撓的人”(割開動物脖子的工人們)總是不能刺出“好看的一刀”。在奶牛因血流盡死亡之前,它們要先被送到“頭部割皮”工人那裡,工人們從牛頭開始割皮。而這時候牛還是清醒的,在這種難以想象的疼痛作用下,奶牛們會瘋狂地亂踢和掙扎。為了避免被掙扎的動物弄傷,有時候工人用刀直接刺入它們後腦的脊髓。這就造成奶牛脖子以下的身體癱瘓,工人們也就安全了。接著,要砍掉它們的四肢和頭,取出內臟,最後,把它們分成兩半。在豬被放血直至死亡前,它們經常是在還有意識的時候就被浸泡在140度的滾燙的水中脫毛。
因為養殖場的雞舍太小,所以小雞們總是把對方啄傷,還弄傷養殖工人,最後工人們不得不把它們的嘴先砍掉。儘管美國國會規定,用於食品的95%以上的屠宰動物適用《動物屠宰人道法》,但是宰殺小雞(和火雞)的行為並不受該法案的規範,因此,現在宰殺它們時不要求像宰殺其他動物那樣先把它們打昏(這還不是主要問題)。但正是因為可以很容易地處理小雞,以至於沒有人為它們的生存條件說話,工人經常把雞頭放到充電的水槽中。這麼做是要麻痺小雞,但又不致使它們昏迷。用繩子拴住雞腿,將其倒掛,再用機器割開雞脖子,這樣下來,每小時可以屠宰上千只雞。然後把它們放在沸水中去毛。這時候我們總是假定小雞已經死了,實際上,如果機器失去準頭,或者小雞並沒有流盡血而死,它們就會處於活著被煮沸的境地。再接下來,把它們放到機器上脫毛,如果小雞還活著,則把它們扔回到沸水中直到被燙死。工人們宰殺小雞的整個過程就好像它們是個橡皮玩具:抓著它們的脖子、爪子或者翅膀,在機器間扔來扔去。這下你知道你吃到的雞肉是怎麼回事了吧。
目擊者的陳述
在蓋爾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