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5 頁)
六五”和“七五”期間需要高、中等人才規劃》,經過10年的培養,到1990年,全縣科技人員達到4862人,佔全縣職工總人數的,比1980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
1982年,縣計劃委員會編制完成《1981年至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翻番設想》的“六五”計劃。“六五”計劃的執行情況:1985年,全縣社會總產值達到26243萬元,年均增長;縣屬工農業總產值19887萬元,年均增長;糧食總產萬噸,超計劃,油料總產6358噸,超計劃6%;生豬出欄萬頭;縣域工業總產值4292萬元,年均增長;財政收入達到1135萬元,年均增長22%;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523萬元,年均增長;農民人平收入371元。全縣人口411004人,此計劃數下降‰。
二、年度計劃的編制與執行
年度計劃的主要任務和作用是在中長期計劃和專項計劃的指導下,完成年度社會供求的大體平衡,保證經濟的健康執行,確定各行業的生產計劃指標。年度計劃的編制和執行情況受到充分重視,由計劃管理部門負責向縣政府,縣人民代表大會報告本年計劃的編制和上一年各項計劃的執行結果,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的審議並得到透過,使年度計劃(包括部分長期計劃)有了一定的法律保障。1979年到1982年,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年度計劃十分具體,農業生產計劃產品產量具體到14個品種的指標,工業生產計劃到21個品種的產量計劃指標。
三、重要物資的分配和平衡
在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建築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等重要計劃物資的分配、調進與銷售下拔由縣計劃委員會、物資局執行。1978年底,全縣調進重要計劃物資總額萬元,其中調進鋼材1048噸,撥出974噸;調進生鐵320噸,撥出315噸;調進銅材噸,撥出噸;調進焦炭噸,全部撥出;調進水泥3279噸,全部撥出;調進炸藥836噸,撥出808噸,調進雷管252萬發,撥出172萬發;調進車床27臺,撥出17臺;調進汽車6臺,撥出5臺;調進柴油機8臺,撥出7臺;調進電動機143臺,撥出123臺;調進發電機28臺,撥出27臺。
四、縣內重點基建專案的安排
1979年至1982年,根據自己的財力和努力向上爭取,投入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資金3349萬元,其中國家預算內投資558萬元,自籌及其它來源2167萬元,貸款624萬元。安排了10多個重點基建專案,並由縣物資局為這些專案配套承包所需建材物資的供應。這些專案是:化肥廠自1977年12月動工,投資1070萬元,於1980年11月25日建成投產;縣菸廠於1982年4月動工,首次投資202萬元,10月投產;縣塑膠廠、縣磚瓦廠、縣羊毛衫廠、縣線毯廠、縣酒廠、縣水泥製品廠、某某電站、某某電站。
在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共存條件下的計劃管理
(—)
在改革開放全面展開的九年,國家經濟體制在改革中不斷變革。第一次變革是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以市場調節為輔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第二次變革是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透過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點,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開始了多種經濟成份的發展。第三次變革是黨的十三大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我國的經濟體制是“國家調劑市場,市場引導企業,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在經濟體制的變革中,縣計劃委員會的計劃管理的內容和重點也隨之不斷變革。九年間,編制2個五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