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5 頁)
樣的清澈、那樣的纖毫畢現……
在這世界上確有一些人,能在別人夢想的視野深處,清清楚楚地窺見那絕對真理之巔和無極之峰那驚心怵目的景象,這便是道者!像周伯陽這樣的道者!
……
窗外,鵝毛大雪還沒有完全停歇下來,依舊若有若無的飄著,懸在空中象一個個說不完的故事,沒有開頭,也看不到結局。
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卻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那麼忘記了……
一個真正的道者,必以無為而為之心立堅韌不拔之志,任他千難萬險,我亦往矣!有道是:“天向一中分造化,人從心上立根基。懺盡往昔纖塵後,懺善持志有道心。”
什麼是無為而為呢?這便需要道者或立世之人在心性上不理會身外的批評和讚揚,在行為上不違背自然的情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氣靜神凝的人,心中必定沒有攀比炫耀的慾望;身體健康心胸曠達的人,情感也不會為慾望所左右。心中不存在攀比炫耀的慾望,便能夠超越社會上的清規戒律、條條框框,自然而然地生活,從而在那平凡中得悟那一點真諦。
情感不為慾望所左右,便能夠辨別貴賤,明達通透事物的情理,而能夠通透事物的情理,與大道便不會相悖。如能夠超越名利,任心而行,便不會為社會上的是是非非所困擾。因此,所謂無為,當以不為是非困擾而通達萬物為上;反之,則以隱匿真情,悖違大道為下。
試問現今這世界,卻又能有多少人能真正悟得這其中真諦,熙熙攘攘地,無不在那名利場中暈頭轉向,終日為悲歡離合而傷情勞身,只等形神俱損,空作藍天白雲下,荒草一枯冢而已。
修道者,如牽掛塵世太深,不但難以精進,更魔劫重重,因此當以無為之心行有為之事,即使身處其中也能不為其所迷,超然物外而運籌於中,如此自在心、逍遙心瞬乎可得,待得年深日久,不怕那仙道不證。
生死事大,異常迅速。人之生命有限,若是不能在有生之年體會與覺悟生命的意義,那麼確實是一種莫大的危機;但若是能夠視透這種危機,一旦明瞭了生死,那麼自是窺到了機會,須得好好把握了。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事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化為欲根。”良久,周伯陽長長吐出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澹泊的笑意。將手一翻,掌心赫然是一柄三寸長短的深紫色小劍,但見細小的劍身上,斑斑血跡依舊醒目。
看著手裡的小劍,周伯陽心裡有了打算——不知自己現在的丹火能否把那塊玄鐵精晶熔鍊?想來經過這段時間的修持積累,應該能夠勝任了吧!想罷,望著遠處波光粼粼的江水,一絲笑意浮現在嘴角,那浩瀚江底不正是燒煉法寶的好場所嗎?
下一刻,就見周伯陽身上光華一震,一瞬間,整個身體就變成了一抹淡淡的紫色光華,就這樣逸出窗外,直朝那遠處的江面飆去。
二十五章: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修行路本是孤獨圖,人間事乃是磨刀石,離世入世兩條路,唯須堅定一條心,看雲起雲落,觀花開花謝,人間數十年不過草木一春秋,欲脫出,當依我心換天心,把兩三點人間忘卻,將一份真心保留,以我執入圖,忘我執出路,有無之間不二之徒,欲色不過伐體,當以靜觀,捨得一分才得一份,莫追大師著名,只需執的一份,何處修行不是道路,哪裡法門不是途徑,若心離亂,縱使洪鈞亦無法渡。書友:子陵M)這是昨日在書評區看到的一篇評文,說實話,就我個人而言,很是喜歡這裡面所表達的那種心靈境界,修道或許太玄,但其實很多道理是可以引申到現實生活中的,這其間奧意發人深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