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一段文字寫在災難發生以後不久,整個人還處在一種很強烈的情感之中。所以表現在文字中的情緒也很激烈、情感很飽滿,文字很有爆發力,思緒也比較跳躍。”他覺得,在這樣的因素下,對悲劇慘痛的感悟和思考難免有些情緒化的地方,不夠客觀。
時隔一年之後,時間沖淡了悲痛,情緒也從激烈轉為了平靜,當郭紅飛再赴災區以後,又有了另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就完全以一種冷靜的態度去面對,用白描式的手法來寫災後一年所發生的轉變。傳遞災區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他認為,一年後再進行寫作,就是為了傳遞一種平靜的資訊,是對災難、對生活、對個人內心的叩問。“激烈的文字容易失控,會渲染一種情緒到某種極端,而冷靜下來以後,我們能夠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思索災難給我們帶來的改變。”
雖然兩段文字的風格迥異,但郭紅飛並沒有打算對一年前所寫的那段文字進行修改,在他看來,這種對比更能夠反映出自己心態的轉變,更能夠讓人們進行理智的思考。
文字背後的情思
郭紅飛為一年前所寫的文字加了名為《童年》的標題,他這樣寫道:“與地球相比,人類哪怕走過了幾千年……但是依然生活在童年。”在這段充滿了感情的文字中,他記錄災區的許多細節,許多人物,我想最能體現他內心的文字應該是下面一句——
“如果有一種可能,我們願意減少生命中的一天,我們願意在2008年沒有5月12日14時28分。”
在一年後,郭紅飛的文字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平靜而理性,但其中也不難看出某些情感的流露。他這樣寫道:“其實,我們從沒有期待過承載這樣內容的一本書的誕生。”
“我們想做的就是,讓人們記得有這樣一次災難發生在人類的歷史當中,讓人們記得那些關於人性與生命的故事——在記憶之谷中傾聽回聲。”這句話,應該是他對這本書的最好總結。
引子
郭紅飛(guohongfei)/文 張炳林/英譯
這裡是文字之二,前面是文字之一。文字之一寫於2008年5月12日不久,大概在6月完稿,地震帶來衝擊波沒有消散,文字中也就有了跳躍、斷裂和緊張,是那個時候的真實吧。文字之二,寫於2009年的4月,將近地震一年之後,記錄的是近一次回訪的視覺直觀與心靈感應。因為餘震都少了,心情也平和了許多,於是我們儘可能地沉靜地表達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嘆息〃、〃平靜〃、〃草〃、〃後來〃,成為了並不均衡的四個部分,當行則行,當止則止,沒有什麼邏輯和寓意,故事說完了就完了。憂傷與欣喜,都是真實的,與之一無二。
嘆息(1)
將近一年後,我們回訪災區。意圖記錄一年後的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也包括我們自己與之相遇的所思想。是一種尋找和發現,我們只是不想那麼刻意。
我們首先談到的是在災區聽到看到的關於憂傷部分的記錄。
這一部分,最多的就是嘆息了。但是與記憶中的捶胸頓足,與想象中的嚎啕,都相去甚遠,就是那麼簡單地嘆氣,壓抑而悠長,伴隨著〃唉……〃的長音。
那嘆息似乎是一條河流,在那宛轉中,似乎藏著很多東西,雖然看不見,卻能用心感受得到那綿綿的牽掛與憂傷。
一、
譚宇(tanyu)的媽媽胡太容(hutairong)坐在鎣華(yinghua)鎮板房區01號門前的小凳子上,看著田野和門前偶而跑過的孩子,沒有什麼笑容,也沒有什麼眼淚,只是有些虛弱、倦怠。她的頭上纏著帕子,是生產後的模樣。她的確是剛剛小產,是小產後的第15天,剛剛從成都回來不久。她在譚宇(tanyu)之後第二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