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財務狀況是否有任何實質效果。
摩根大通駐東京的一位經濟學家表示,央行宣佈收購股票計劃的時機給市場帶來“很大的驚喜”。“我的理解是,之前推出的商業票據收購計劃並未帶來當局預想之中的效果,因此央行覺得有必要儘早引入新的更有效措施。”
巴克萊資本的分析師羅傑斯則表示,央行的最新舉措總體上是受歡迎的,因為與自身的資本規模相比,銀行業在股市的敞口是過於龐大了。但此舉對穩定整個金融體系到底有多大幫助還需拭目以待。
為了改善信貸狀況,鼓勵銀行放貸,日本央行曾連續兩次降息,將利率降至的低點。此外,日本央行還宣佈了多項旨在改善信貸市場和企業融資的措施,包括收購企業債券和擴大商業票據收購計劃等。
經濟學家表示,央行推出的最新舉措,可能並不足以解決銀行業的根本問題,即盈利能力的大幅削弱。2009年1月底,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公佈,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最新財季虧損1451億日元,其中在股票投資上的損失就高達2049億日元。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則宣佈,預計其在日本股市的投資可能蒙受高達2880億日元的虧損。
受到央行宣佈的最新舉措刺激,日經指數昨日盤中一度應聲大漲,但此後回吐升幅,至收盤甚至下跌了。該訊息亦短暫減輕了市場的避險意願,表現為日元套利交易的再度活躍,推動日元匯價一度下挫,但跌勢很快被逆轉。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3、歐羅巴的喘息和餘力(1)
2008年10月5日美國透過7000億美元注資金融系統的決議後,人們稱其金額之高“前無古人”。但不到半個月,便“ 後有來者”,歐洲各國集體搬出“金條”,拿出了總額近兩萬億歐元、讓人歎為觀止的“救濟金”。一向被認為易內耗的歐洲,為何此次“救災”超乎尋常地默契,且“救災”金額甚至讓美國的7000億美元相形見絀?
的確,歐洲應對金融危機而採取了迄今為止“最團結”的救市計劃。
2008年10月12日,包括法國、德國在內的歐元區15國首腦,在巴黎召開歐元區有史以來的首次峰會。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其稱為重大舉措:“大家的目標是為重建信任提供幫助。重建銀行間的信任,民眾對銀行和經濟的信任等。因為信任是人們使用的貨幣。”雖然默克爾一口氣說了4個信任,但沒有真金白銀做基礎的信任是讓人不安的。隨後在13日,德國大聯合政府就用實際行動支援了這個口頭承諾,批准了總額為4800億歐元的救市計劃。
默克爾:德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理
其他國家也毫不示弱,法國3600億歐元,西班牙1000億歐元,英國370億英鎊……在金額上,法國和德國的救市資金可與美國比肩,歐洲幾大國相加,兌換成美元后達到萬億美元,是美國救市資金額的3倍還多。如果按照救急資金佔各國GDP的比例來看,更讓人驚訝:上個月的7000億美元救助計劃看上去規模驚人,但只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而德國的4800億歐元約佔該國GDP的20%,法國19%,西班牙接近10%。
美國投行雷曼兄弟破產後,金融界草木皆兵。用英國商業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查爾斯·戴維斯的說法就是:“整個系統被槓桿化了(就是說手裡只有1元錢,但買了20元甚至30元的資產,如此一來賺錢更快,賠錢也快),很多銀行都在問自己,如果雷曼兄弟不健康,那誰敢說自己健康呢?”高槓杆化並非華爾街獨有,歐洲一些銀行也不能免俗。
雖然世界金融體系情勢危急,但對於歐洲是否會配合美國救市而採取行動的爭論,分歧依舊。很多經濟學家對歐洲能否“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