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5 頁)
小朋友交往,甚至不願意與父母做更多的交流。稍大一些,這些症狀更加明顯,連學校也不願意去上。有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飯,他也不願意出來,只能叫傭人端進去。後來科學發達,把這種症狀稱之為“自閉症”,但在當時,包括孫傳瑗這樣的大文人,也不知道孩子“異”在何處。孫多慈倒是可心的小寶貝,襁褓之中就表現出她溫順柔和、小鳥依人的一面。越往大,她的這種個性就越明顯。而她對“文”的天賦,遠遠超出孫傳瑗的預料,有時父女倆坐在院子裡談論詩詞,看她那有模有樣的神情,孫傳瑗甚至都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女兒。老三孫多括也如姐姐一樣文靜,但相比之下,更有男孩子特有的敏銳和悟性。什麼功課,無論國文、算術、歷史、地理,包括英語,只要他看過一遍,就能說出子醜寅卯來。學習成績自然出奇的好,小學、初中,各科成績,在班上排名從沒有落下前三名。有一個階段,孫多括也吵著要跟姐姐一樣學畫,結果只三五個月,畫就畫得與姐姐孫多慈不分伯仲。“吾幼弟恬,對於繪畫音樂,尤具有驚人之天才。姊弟二人,恆於窗前燈下,塗色傅彩,摹寫天然事物,用足嬉憨。吾父吾母顧而樂之,戲呼為兩小畫家。”但孫傳瑗並不希望他與姐姐同走行文之路,他更希望這個小兒子,能在理科方面走得更遠一些。“我們的這個家庭,要文理之道,一張一弛。”本應該是“文武之道”,但孫傳瑗對“武”不感興趣,因而也追趕近世中國的時尚,希望幼子多括,能出國留洋,以科學報國。不僅僅如此,因為大兒子孫多拯自閉現象越來越嚴重,基本就是一個廢人,孫傳瑗就更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小兒子孫多括身上。 。。
九、 天降不測風雲(2)
孫多括是孫多慈的小尾巴,雖然兩人相差不到三歲,但孫多括對姐姐,完全是言聽計從。在南京中學,孫多括表現依舊突出,是各科老師爭相寵愛的好學生。孫多慈也為自己的弟弟感到驕傲。她曾經和徐悲鴻談心,說他們孫家真正的希望,就是她的弟弟。正是帶著這樣的感性色彩,孫多慈畫筆下的弟弟,是聰明的,是純潔的,是進取的,也是善良的。弟弟是她生活中的一盞燈。
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是,手中的這幅素描,居然是為弟弟畫的最後一幅肖像。
悲劇發生在開學後的第一個週末,寄宿在學校的孫多括和姐姐孫多慈,都從學校回家度週末。孫多慈回家稍晚一些,但一進門,她就感覺到弟弟有些異常。往日回來,弟弟如果先到家,總是滿臉陽光迎出來,即使手頭有事,也會清清脆脆地喊一聲“姐姐”。而今天,正在桌前做作業的弟弟,只是抬頭笑了笑,沒有起身,也沒有說話。他的一隻手,在桌下緊緊按著腹部。
孫多慈就有些急,問:“多括,你怎麼啦,哪兒不舒服?”
“沒什麼,回家時大概走得快了一些,肚子有些隱隱的痛。”孫多括回答。
“什麼部位?厲害不厲害?”
“具體也說不準,肚臍附近,偏上一點,也不是太痛,一陣一陣,悶悶的。”
孫多慈摸摸他的額頭,並不燒,但還不放心,要帶他去醫院。孫多括笑道:“不至於吧,肚子疼一點有什麼關係,喝點水就好了。姐姐你放心,我一個大小夥子,不會有事的。”
晚餐很豐富,母親知道姐弟倆回來,特意多燒了兩個菜,其中有孫多括特別愛吃的鹹菜燒豬大腸。但孫多括吃得不多,平平的大半碗飯。平時看見豬大腸,筷子伸出來就不願縮回去,今天只勉強也吃了幾塊。飯碗放下,感覺還是不大好,就打招呼先回房間休息了。
孫多慈看著弟弟的背影,隱隱有一種不祥之感,但沒往深處想,因此也沒有太在意。
大概是天快亮的時候,外面客廳的掛鐘“噹噹”敲過五下,孫多慈被一陣又一陣呻吟聲給驚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