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聲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劉文典主持校務的安徽大學去視察,但劉拒絕其到校“訓話”。後來,蔣雖如願以償,可是他在視察時,校園到處冷冷清清,並沒有領袖希望的那樣隆重而熱烈的歡迎場面。一切皆因劉文典冷冷擲出的一句話:“大學不是衙門!”(鼓掌)後來安徽發生###,蔣介石召見劉文典。見面時,劉稱蔣為“先生”而不稱“主席”,蔣很是不滿,進而兩人衝突升級,劉文典指著蔣介石說:“你就是軍閥!”蔣介石則以“治學不嚴”為由,將劉當場羈押,說要槍斃。後來多虧蔡元培等人說情,關了一個月才獲釋。——後人嘆曰:“今天,這樣的知識分子已無處尋覓,所謂‘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鼓掌)
名士習慣於“見大人,則藐之”:不僅“笑傲王侯”,對“洋大人”也如此。研究現代英美詩的葉公超教授在出任駐美大使時,對朋友說:“見了艾森豪威爾(美國總統),心理上把他看成大兵,與肯尼迪(美國總統)晤談時,心想他不過是一個花花公子,一個有錢的小弁而已。”(笑)
小故事裡有精神。什麼精神?孔夫子說的“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獨立人格、氣節和風骨也。(鼓掌)
我還要向諸位鄭重介紹一篇北大校史上的不可忽視,卻長期淹沒的雄文,我也是在讀本書時才知道的。1939年前後,國民政府###三度訓令西南聯大必須遵守###核定的應設課程,全國統一教材,舉行統一考試等等。——這樣的在當今中國教育中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行政干預,卻遭到了聯大教務會議的拒絕,並公推馮友蘭教授起草《抗辯書》。其文寫得不卑不亢:對###的訓令,“同人所未喻”,不明白者有四:“夫大學為最高學府,包羅永珍,要當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豈可刻板文章,勒令從同”:此“未喻者一也”。“大學為最高教育學術機構”,“如何研究教學,則宜予大學以迴旋之自由”,豈可由“教育行政機關”隨意指令:此“未喻者二也”。“###為政府機關,當局時有進退;大學百年樹人,政策設施宜常不宜變。若大學內部甚至一課程之興廢亦須聽命教部,則必將受部中當局進退之影響,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進行,肅學生之視聽,而堅其心智”:此“未喻者三也”。“今教授所授之課程,必經教部指定,其課程之內容亦須經教部之核準,使教授在學生心目中為###一科員之不若”:此“未喻者四也”。最後又歸結為一點:“蓋本校承北大、清華、南開三校之舊”,自有其傳統,“似不必輕易更張”。
錢理群:承擔,獨立,自由,創造(9)
作者說:“今人讀之,拍案稱絕,繼而嘆息良久。知識分子的尊嚴應該是這樣的,政府,官員儘可以發號施令,但請注意,我們不敢苟同更拒絕執行——此之謂‘同人不敏,竊有未喻’。知識分子的矜持也應該是這樣,不濫說成績,但內心懷有對學術的自信和對傳統的期許——故‘不必輕易更張’。”
我們已經有了陳寅恪紀念王國維的雄文,為學人立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讓我們永遠懷想;而現在,面對馮友蘭這篇“抗辯”雄文,所立起的“力爭學術自由,反抗思想統制”的標杆,不禁發出感嘆:魂兮胡不歸,大學之獨立精神!(大鼓掌)
“還是文人最自由”
這是葉公超教授的一句醒悟之言:他先當教授,後又去從政;但終因“放不下他那知識分子的身段,丟不掉那股知識分子的傲氣”而棄官,回來當教授,於是,就有了“還是文人最自由”的感嘆。——然而,“畢竟文人最天真”,不久,有關方面便來干預,向校方施壓。葉教授的課匆匆上了一個學期,便被迫收場。
但說“還是文人最自由”,仍有部分的道理:我們在包括葉公超先生在內的這一代學人身上,還是可以看到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