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就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歸根結底就是自我學習。獨立思考是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的開始,獨立思考可以拓展人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所有一切有成就的人的共同點。
所有的家庭教育案例都表明:父母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量,也過高估計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作用。其實,孩子很早就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想法。讓孩子心服口服的,只有他們自己,孩子服從父母的意願並不是贊同父母,而是不願反抗。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從父母的言行中,學會用自己的思維和標準,來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說教,而是一個寬鬆的自我體驗自我教育的環境。
既然孩子的自我體驗自我教育這麼重要,那麼父母怎麼才能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呢?孩子怎樣才能學會自我教育呢?父母只要採取以下七個步驟,就可協助孩子幫助孩子進入自我教育的軌道。這七個步驟是:更多體驗、正確選擇、堅持自我、承擔責任、勇於創新、欣賞進步和學會揚棄。
1.體驗。鼓勵孩子更多地、充分地、生動地發掘和培養興趣,體驗生命成長的每個時刻和各種機遇。
2.選擇。孩子在體驗中面臨很多選擇,儘量讓孩子自己選擇,父母可幫孩子分析選擇的結果。
3.需要。傾聽孩子真正的內在需要,幫他們堅持他們的自我需要。父母不要用自己的需要干擾孩子。
4.責任。無論結果如何,父母要孩子自己負起責任,勇敢面對結果。父母不要追究孩子的責任。
5.創新。鼓勵孩子表現真實的自己,不墨守成規,敢於與眾不同,敢於突破傳統。
6.進步。讓孩子欣賞自己的努力和每一次進步。父母與孩子一同分享,會讓孩子受到肯定充滿動力。
7.揚棄。如遇重大阻滯,幫助孩子及時總結,發現問題,找到放棄它的理由並鼓勵孩子勇敢放棄。
以上的七步教育法,只要父母家長不斷幫助和輔導孩子,不斷實驗實踐,讓孩子養成七步體驗做事的習慣,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慢慢學會主動的自我學會和自我教育。
很多家長在的家庭教育中,總喜歡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告知結論和結果,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和證實。孩子自己去探索去證實,正是最深刻最典型的自我體驗和自我教育。要想孩子有“不唯書、不唯上、只唯真”的境界,要想孩子擺脫“爸爸說應該這樣做”“媽媽說應該那樣做”的被動生活狀態,只有不斷地讓孩子在“自我肯定”“自我否定”中進行自我體驗自我教育中成長。
我本人讀初中和高中時,各有一位同學,公認學習不刻苦但成績卻很好。老師雖然對他們的學習態度很惱火,但他們無視老師的勸導依然故我,最後仍然成功考上重點學校。
初中那位同學姓唐,上課有感興趣的就會聽得津津有味,兩眼放光,不然就會打瞌睡,玩自己的小動作小把戲。下課後,老是在操場上玩體育、上山東逛逛西轉轉,很少捧著書狂讀狂啃。但重要的課程和學校班級活動,從不落下。並且每次考試,鐵定進前三。老師當時給他的評價是:“重結果不重過程,升學會很危險。”多年以後,這位仁兄已在某省社科院上班,有一次跟我聊天:“其實那時老師才重結果不重過程,只希望讓學生死背書本,考個好學校。校外的東西,學生什麼都不知道。也不怎麼鍛鍊身體,身體素質差心理素質也差。有一次全縣搞統考,啪啦,我們班一下考暈了兩個!我堅決不幹那樣的事。”
“我當時學習好主要有三點:一是父親沒逼我考前幾名,他說只要我對得起自己就行,我比別的同學要輕鬆得多;二是我會自學,上課沒用的東西我不愛聽,但是我只要感興趣的東西,我很專注很快就能記住和學會,學習效率很高;再一個就是我玩得比較多,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