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 佩雷達,葡萄牙人,1549 …1552 年來華)對中國道路的稱讚讓我們聯想到16 世紀歐洲的公路情況是何等地糟糕;他對中國糞肥收集習慣(認為這樣有利於保持城市清潔)的頌揚讓我們聯想到同時代歐洲城市較骯髒的習俗〃②。
《倫敦誘惑》將一次真實的實地學術考察作為寫作基礎,記述了近代史上一批重要的中國文化名人與政治活動家在英國倫敦的行為與心理活動,而本書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考察報告,其立意在於進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學與文化學的觀察與分析,因此,近代以來的中西文化衝突與融通才是這裡所關注的主題,較多數量的互不相干的人物與事物的歷史碎片,透過這一特定視角,在這裡連綴成一個共有的人類文化主題……衝突與融通,而它們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文化傳遞中的〃彎曲〃。
這本書將在以下諸方面向讀者傳達一種資訊。它借用歷史學的觀察為讀者講述僅僅〃十五天〃在倫敦考察的故事,一個特定地點(英國倫敦),帶給讀者的則是一個特定時間(19 世紀下半葉到20 世紀中葉)……約一百年間,時空,在此重新聚焦,這是一種別有感觸的體驗。我們用21 世紀的腳步重新踏上先行者過往的旅程,在文化衝突與融通中,再一次將有趣人物、有趣故事在倫敦的街頭不斷地在我們的認識中呈現出來,還有我們的反思。
馬戛爾尼謁見乾隆
在馬戛爾尼來華以前的漫長的歷史時期,由於中西交往的地理限制,關於對中國更多的認識,在西方人那裡簡約成了幾個富有想象力的片語:一個東方的〃北方蠻族〃,一個神秘的挪亞後裔〃部落〃,或者一個遍地黃金的〃錫安(Sinim)王國〃、秦尼國和賽里斯國等等。造就這些片語的原材料不只是西方人的觀察和推斷,還有他們的強烈慾望、夢想和愚蠢。
17到18 世紀,歐洲的一些著名思想家(以法國和德國為多)為了與英國的經驗主義論戰,或者為了給啟蒙運動尋求〃反教權主義〃的合法性,曾將中國文化奉為人文主義精神的楷模。只是這樣一種認識經過了由來華耶穌會士傳奇遊歷到哲學家的〃彎曲〃……提供原材料的是普通的具有親身經歷的傳教士與旅行者,而向歐洲傳送中國認識的則是一些從未有過在華感受的精英思想家。
18世紀末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所帶去的中國印象似乎讓歐洲人恍然大悟,其概貌是,雖然,〃中國本部(中央政府)的國家收入據說稍低於2億兩白銀,摺合英幣是6600萬英鎊,也就是說,等於英國總收入的4倍,法國瓦解前總收入的3倍。〃然而,這些英國人很快發現,就是在這樣一個巨大財富規模的經濟〃體〃內,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缺陷。《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的作者特別強調了,人和社會因素在形成這些財富資料的過程中的作用。他們記述道:
中國工人生活條件很差,擠住在一個城市的角落,室內空氣混濁,極不衛生。但中國工人人數比起農民來只佔一個極為小的比例。總之,除了受物質生產條件的限制而外,中國的人口繁殖是漫無止境的。比起其他各國來,中國人口所受到的物質條件限制寬泛得多。
中國的全部土地,只有極少例外,主要是種植人吃的糧食。中國沒有大的牧場,也沒有種植專門為牲口吃的燕麥、豆類和蕪菁等等。除了皇帝的御花園外,全國很少公園和其他娛樂遊玩地帶。中國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公路既少又窄。全國沒有公地。大地主們也不肯劃出大塊土地來不事生產而改作娛樂或運動的場所。①
錢鍾書揭示道,從英國方面來看,〃自從馬戛爾尼勳爵使團訪華結束,漢學在英國已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而專門化的懲罰是在職業學者對他們的專業懂得越來越多的同時,普通民眾對它的興趣卻越來越少。這個主題不再是人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