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個可以看見的效能也應該消滅。見能既然消滅,其他一切也就沒有了,誰又能明自何者是虛空,何者是色相呢?所以當知,可以看見的效能,與外界色相和虛空,都沒有固定的所在。也就是說見能和色相,二者都是虛妄的暫有現象。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2) 耳與聲音。你再聽這個園林裡面,通知大眾吃飯時,就打鼓。集合大眾時,就撞鐘。鐘鼓聲音,前後連續。試問,這是聲音來到耳邊?還是耳朵去到聲音那裡?假若是聲音來到耳邊,就如同我到城裡去乞食,此地就沒有我了。同樣的,假如這個聲音已經到了你的耳邊,其他的人,應該都不再聽到。何以很多的人,可以同時聽到鐘聲,同時都來集會吃飯呢?如果是你的耳朵到達聲音那邊,如同我從城裡回來此地,城裡就沒有我了。同樣的,當你聽到打鼓的聲音,你的耳朵已經去鼓的所在,若同時鐘聲發出,應該不能同時聽到。更何況在同一時間,另外還有象、馬、牛、羊種種動物及其他混雜聲音。如果聽能與聲音,不是來往接觸的,那麼,一切聲音便應該聽不到了。(聲音是音波振動,發出聲浪,普遍傳達,發生耳膜聽覺的反應。音波雜亂,聽覺亦可同時聽到雜亂的聲音。既不是耳朵去聲邊,也不是聲音來耳際。音波達不到,耳膜就沒有聽覺的反應,以上所說,只是說明聽覺與聲音的偶然作用,並不常存。換一個例來說:例如心中有事,沉思很深。雖然有音波聲浪到達耳膜,因為心不在焉,也不起聽覺的反應。並且音波聲浪,亦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暫有還無。聽覺的作用,亦受心理與時空的限制,忽起忽滅,都沒實際長存的。)所以當知,聽覺與聲音,都沒有固定的所在。也就是說聽覺與聲音,二者都是虛妄的暫有現象。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3)鼻與嗅覺。你現在再嗅這個爐中所燃的檀香香氣。這種香,假使燃燒很多,整個城內,都會嗅到香氣。試問,這種香氣,是生於檀木?還是出在鼻子裡?抑或發生在虛空中? 假若這種香氣出在你的鼻子裡,既然從鼻子所出,那香氣應當從鼻子裡噴出來。鼻子不是檀香木,何以鼻子裡會有檀香香氣?再說,你嗅聞到香氣,應當是從鼻子吸入,若說香氣從鼻子裡出來,卻說是嗅聞到的,便不合理了。如果是香氣生於虛空,虛空的本性是永遠一樣的,香氣也應該永遠存在,何以必須靠爐中燃燒枯木,才會有香氣呢?如果香氣是發生在檀香木上,那麼,這種香質,因為燃燒而變成煙,鼻子嗅到香氣時,應該先受到煙氣籠罩,才會聞到香味。何以煙氣騰空,散佈還不太遠,而數十里內,都已嗅聞到了呢?(香嗅都是放射性的作用,使鼻管嗅覺發生反應。檀木木發出的煙,並不是香,只是木質燃燒以後,質量轉變,成為煙霧。以上所講,只是說明嗅覺與氣味的偶然感應作用而已。)所以當知,鼻和嗅覺與香味,都沒有固定的所在。也就是說嗅覺與香味,二者都是虛妄的暫有現象。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效能。
(4)舌與味覺。你要吃飯時,去託缽乞化。其中遇有酥酪醍醐,稱之為上等滋味。這種滋味,是虛空中自性?還是從舌頭髮生?抑或是存在於食物裡面呢?假若這種滋味,是從舌頭髮出,在你的嘴裡只有一個舌頭,這個舌頭,已經成為酥酪味,再遇到蜜糖,應該不會再變移。如果真的不變,就不能稱為知道滋味,如果變移,舌頭只有一條,何以一個舌頭,嚐出很多種滋味呢?如果滋味存在於食物裡面,食物並沒有知覺分別,怎能自知滋味?再說: 食物自知滋味,等於是別人在飲食,於體有何相干,又怎能稱為知味呢?如果滋味是虛空中自生,那麼,你談虛空,虛空卻是什麼滋味?假使虛空是鹹味,既然成了你的舌頭,也應該同時鹹了你的臉。如果這樣,這個世界的人,都和海魚一樣了,而且既然常常受到鹹味,便不會知道淡味,可是若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