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整編與換防(第1/2 頁)
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秦王胥十八年。
先一步回到秦國的劉胥並沒有閒著,他在路上仔細地檢查每一個路過的郡縣,以確保這些郡縣都已經做好了迎接移民的準備。在抵達安西城後,劉胥便馬不停蹄地召集了所有的重臣,共同商討如何妥善處理這些移民問題。
會議一開始就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一些大臣主張將所有移民都遷往印度,認為這樣可以徹底解決國內的隱患;另一些則建議讓這些移民留在秦國境內,以便更好地控制他們。最後,經過長時間的討論,眾人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將移民分成兩部分來處理。
一部分移民必須前往印度,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他們將被送往月氏,在那裡進行整訓。在月氏,他們將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並在完成訓練後,根據需要分批次前往印度。這樣做不僅能保證秦國的安全,還能讓這些移民成為秦國在印度地區的力量延伸。
這部分人群主要包括宗室子弟、世家大族成員以及一些心懷叵測的地主豪強。他們的勢力龐大,手下擁有眾多家丁、僕從甚至親兵。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本地風俗習慣、氣候環境、農業生產等方面的學習之後,他們還需要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並學會如何統治當地人。
只有這樣,他們中的精壯才能跟隨李廣利一同前往哈拉帕,適應新的環境並參與下一次的戰爭。而他們的家人暫時分散在月氏和大夏,在當地屯田放牧。
對於那些因受到牽連而沒有野心的移民,則可以考慮將他們安置在烏孫草原。在這裡,他們只需要完成基本的培訓即可,重點了解大漢律法與秦國律法之間的區別,以及兩地風俗習慣的差異之處。
培訓結束後,根據他們的職業特點,各地郡縣將會派人前來接應,將他們分散至各個郡縣。在那裡,他們將得到房屋和田地的分配,如果從事特殊職業,也會滿足他們的需求。此外,他們的子女也將盡快被安排進入蒙學或縣學接受教育。
為了確保這些移民能夠順利安置,劉胥還特意派遣了一批能幹的官員和將領,負責管理和保護這些移民。他深知這些人的重要性,他們不僅需要得到物質上的保障,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援。
因此,他要求這些官員和將領要關心移民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他也鼓勵移民們積極融入當地社會,學習秦國的文化和風俗習慣,與當地人友好相處。
而這些年最早征服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子女在完全漢化的教育下長大,如今陸續成年。軍機處將他們按照正常漢人對待,納入郡縣兵體制內,如今精選出五萬人正在衛城訓練。這批年輕人充滿活力和熱情,他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軍機處的意思是這五萬人訓練完畢後,剛好可以用武帝給的武器盔甲裝備好,送完哈拉帕換下部分征戰多年的老兵休整,現在就等劉胥賜下軍名就可陸續開拔。
對於劉胥來說,這些老兵們已經征戰多年,身體疲憊不堪,確實需要回國休整一段時間。於是,他決定暫時將這五萬士兵命名為左右武衛軍、左右驍衛軍以及左期門軍,並安排他們回國休整。
同時,他還從前後左中四都督府的衛所軍中抽調了五萬名士兵,先一步前往邊境,替換回那些正在休整的禁軍。這樣一來,既能保證邊境的安全,又能讓禁軍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補充。
在這個過程中,劉胥並沒有忘記其他重要的事情。他下令要求月氏等新徵服的國家,將靖綏軍和漢協軍這兩支僕從軍補充齊全。
此外,他還給霍去病下達了命令,讓他整合已經征服的印度地區的人力資源,組建一支印度僕從軍。透過這些措施,劉胥希望能夠增強自己的實力,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
當禁軍和護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