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第4/5 頁)
(今屬河北)的趙王,七日未克。欒布破齊還,與酈寄合兵,引水灌城,城壞,趙王自殺。七王之亂,歷時三月即告平定。
周亞夫平七王之亂,叛軍方面,劉濞懼部下反戈,既不納良謀,亦不信用將領,20萬大軍蟻聚梁地,失去主動。齊地四王久圍臨淄,不會同趙王直搗洛陽或關中,未佔先機。漢軍方面,周亞夫屯兵昌邑,與睢陽成犄角之勢,既可威脅吳、楚軍側背,又可防吳、楚軍繞樑北進,西撲滎陽,最終收以逸待勞之效。梁王及其部屬堅守睢陽,吸引、牽制叛軍主力,為戰局轉變創造有利條件。齊王背約,客觀上起到了牽制諸王、打亂叛軍部署的作用。
此戰,漢初維護中央集權的鬥爭取得決定性勝利,諸侯王國維持了50年之久的特殊地位告終。戰後,諸侯王不再擁有實權,僅享受租稅收入,王國實質上與郡縣無異。
這段日子萬昌皇帝林宥想得最多的就是七王之亂的平定原因是什麼,在他看來,當時大漢朝廷說不定還不如今日之大魏朝廷,至少從兵力上來說,大魏朝廷還沒有位居下風。只是……萬昌唯一心中憂鬱的,是大魏缺一個周亞夫。
其實從廣義上來說,大魏不缺周亞夫,萬昌相信,從領兵作戰的能力來說,雲嵐絕不遜於周亞夫。當年他寫給雲嵐的“銅牆鐵壁無雙帥,金梁玉柱此一人”絕非僅僅是誇讚,這也是當時的事實。
可惜啊,萬昌心中長嘆,雲嵐卻並非朝廷的人,並非皇室之人,他們雲家獨霸晉冀多年,早已生出了裂土稱雄之心,讓他切實地為皇室賣命,豈有可能??
萬昌一時有些心灰意懶,人算不如天算,罷了,罷了。
他回到龍椅上,在面前巨大的紫檀木桌上攤開一張寫詔書的聖旨,提起御筆,硃批道:“岳陽王皇六子曦,人品貴重,深消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然後拿出皇帝玉璽,按上硃紅,工工整整地在上面按下一個大印。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正是當年秦始皇以和氏璧製成,宰相李斯親自書寫而成的傳國玉璽。
這時的詔書、聖旨,並沒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一說,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才定制下來的說法。而且,也不是念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所有唸錯的,都是因為後世一些沒有水平的導演拍假歷史片而導致。
萬昌寫好詔書,本來打算封上,想想還是算了,水猶寒親自送過去的話,恐怕只有神仙能搶去了。他拿著詔書走了下來,看著依舊面色平靜地水猶寒,深深一嘆:“猶寒,朕……朕實有負於你。”
水猶寒也嘆了一聲道:“武侯《出師表》說:‘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林宥,你非是有負於我,實乃有負於先帝。”
萬昌默然遞過詔書,水猶寒平靜地接過,淡淡地道:“詔書既入我手,必將轉達林曦手中。”
萬昌點點頭,若說天下誰的保證在他心中最為可信,水猶寒稱第二,當無人能做第一。
水猶寒見他無話再說,便道:“你……保重吧,我走了。”然後轉身,就要離去。
“等等!”萬昌忽然叫了一聲。
水猶寒轉頭,看著他,沒說話。
萬昌忽然拿出那玉璽,道:“皇帝豈能沒有傳國玉璽,這大寶,你也幫朕拿去吧。”
水猶寒難得地微微猶豫了一下,這才點頭,道:“好。”
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