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不言春草不言愁,卻是處處春草處處愁。寫春草,亦讓人心旌隨之搖擺。
蘇幕遮梅堯臣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露堤平,煙墅杳。〃堤上青草平整,露珠隱約;遠處鄉間宅屋在如煙的迷濛春色中若隱若現。〃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此句以雨後天曉的清朗澄澈之境來襯托萋萋春草的盎然生機,尤顯春草綿鬱可愛。〃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庾信是南朝梁代名士,成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後出使北朝之時被強留,被迫仕於魏。這裡借指離鄉為官的青年才俊。窣地春袍,窣地,長袍及地;春袍,指宋代官服,年輕官員初入仕時一般身著青色章服。嫩色宜相照,即言宦遊少年英姿勃發,所著青袍正與遍地青草的嫩色輝映生彩。
〃接長亭,迷遠道。〃下闕筆調一轉,從春風得意到倦鳥思歸。此句用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之意,凸顯一種迷途思歸的情思。〃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詩人以王孫自指,深為厭倦宦海沉浮,早該歸去。〃落盡梨花春又了〃,用唐代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之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春已歸去,梨花凋盡,落英繽紛,恍若悲秋將至。〃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末句更是突出了這種悲意。殘陽餘暉滿地,青青春草的翠色在夕照煙光中似乎也慢慢老去。日光漸黯,暮色漸起,草色也因此變得不再翠綠欲滴,而是開始變得凝重,正似〃老去〃之語。詩人可謂觀察細緻入微,寫得異常生動傳神,極襯此刻心境,真為神來之筆。此句日暮時的悽迷黯淡與上闕中〃雨後江天曉〃的清朗澄澈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翠色和煙老〃 又呼應上句中的〃嫩色宜相照〃,令全詞渾然一體。
此詞上下闕對比鮮明,讀來讓人深為感慨。〃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神妙之筆,更為此詞增色良多。
少年遊歐陽修
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
〃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獨自憑欄,遙望春色,春草碧色連綿,直到天邊,似與雲連。十二言欄杆多,更言十二欄杆都憑遍,意憑欄之久,暗喻懷人。晴碧,天氣晴朗則草色亦明。〃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千里萬里,與〃連雲〃意相接;二月三月,意承上句〃春〃字。極言春草繁茂綿延,無邊無際,對此更加勾起思念,愁苦無極。
〃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謝家池上〃指謝靈運《登池上樓》中名句〃池塘生春草〃。詩句佳妙,似寫出池上春草之魂魄,故謂之〃吟魄〃。〃江淹浦畔〃指江淹的《別賦》中〃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寫浦畔春草含別離之意;又因為賦中有〃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所以說〃離魂〃。末句〃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景緻不堪看,更兼黃昏疏雨,滴落人心頭,不由得憶起遠人。由景入情,極其自然。此句與首句懷人之意暗中呼應相連,情景相生,渾然一體。
此句寫思婦懷人,卻一改花間習氣,寫的意境開闊遼遠,語言質樸可親,讀來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
南鄉子馮延巳
細雨溼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倖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
〃細雨溼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春草甫長,正是青翠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