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5 頁)
效顰。鄉情舫只有古典的軀殼,船艙裡既沒有水上人家的樸實無華,也沒有江南文化的雅緻氣息。
好在西塘有〃錢塘人家〃,有〃響堂飯店〃,有陸氏餛飩,有一線天作坊……遊人能臨水傍橋,與這裡久遠的文化進行口腹上的交流,也算是平生難忘的愜意。
傳奇的煙雨長廊
在江南六大古鎮中,西塘最具特色的就是千米廊棚了。這種類似廣州騎樓的建築風格因為其人性化,而給水鄉增添了溫馨的質感。
廊棚是一種俗稱,詩意的人都管它叫煙雨長廊。喝得微醺,從〃錢塘人家〃出發,沿著朝南埭街走去,廊棚就一直像傘一樣替我遮著滿天的月色。好長的廊棚啊,有一千米吧?到了盡頭就是西塘的聖地〃七老爺廟〃了。
江南古鎮多是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既可遮陽又可避雨的廊棚應是當年工匠的智慧創造。沿河一側時有靠背長椅,可供行人休息。善於說古的人絕對不會滿足於如此平淡無奇的敘事。於是,就有了胡姓寡婦心疼豆腐郎的故事,礙於封建禮教,不能將暗戀的小夥子邀請入室,那就在屋前為他搭個廊棚,替他遮風擋雨吧。這就是廣泛流傳的〃愛心創造版〃。還有一個更離譜的〃對聯招親版〃,說的是一個馮姓小姐貌美,想嫁才子,就在自家門板上貼上聯求下聯。怎奈風雨總是將上聯吹走,就建了廊棚。馮小姐數月心急如焚,等來的才子竟是對答如流的白髮老頭,可憐的女人吶!哈哈,這個故事八成是哪個白髮老頭瞎編的吧!
廊棚其實只是西塘人家伸長的屋簷,他們在老屋裡住著,也順便做一點買賣,醬油、老酒、燻青豆、荷葉粉蒸肉,他們或端著飯碗,或坐在板凳閒聊,偶爾跟路人點個頭,臉上的笑也是淡淡的,像西塘河的水。我能見到的所有景觀都是日常的、平凡的,卻無比溫情。
廊棚上的石板有些是空心的,踩在上面有聲,據說這是有意的鋪設,可以流走積水。廊棚下曾經走過一些有詩意的人,比如柳亞子和他的南社詩友。他們在櫓聲槳影中,在廊棚滴雨時,享受著生命濃郁的春色。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別樣的西塘風月(3)
幽深狹長的弄巷總會在不經意間讓行者駐足,我不知這樣的弄巷通向誰的宅院,而這樣私密的空間裡如今是否還有不可思議的明清故事。拐進邇易堂客棧,估計就是出於這樣的探秘心理。一間古香古色的大宅院,廳裡擺著八仙桌,滿壁的字畫,整潔的客房就隱形於大堂之後。住在這裡,你會無比嚮往四世同堂的家族生活,兒女繞膝,賢妻倚傍,中國最傳統的幸福都像南柯一夢似的從床前掠過。
因為熱愛,所以信仰
西塘的日子過得像慵懶的月光,你根本沒法感知月兒的移動,只有屋瓦上的貓不分季節地春情盪漾。
廊棚盡頭的〃七老爺廟〃是一個無比神聖的地方。對於西塘人來說,七老爺簡直就是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
七老爺歷史上真有其人,姓金,排七,百姓稱之為七老爺。明朝崇禎年間西塘一帶鬧饑荒,當時七老爺督運皇糧船經過,見饑民累累,遂將皇糧傾施於饑民,自知難逃國法,就在雁塔灣河裡自盡。得救的西塘百姓集資建廟供奉。後來朝廷只好嚥下這口氣,追封他為護國隨糧王。因此,〃七老爺廟〃的官方叫法是護國隨糧王廟。
西塘人熱愛七老爺,崇拜七老爺,每年農曆四月初三(也就是七老爺投河自盡的那天),西塘都要舉辦七老爺出巡廟會。將七老爺塑像抬出來逛街,讓他老人家看看西塘人的幸福生活。如今,這一天又多了一層意義,西塘旅遊節開幕了。西塘的春天不僅多雨,而且多福。
友情提示:
西塘位於浙江省嘉善縣,距嘉善縣城11公里。從上海、杭州都可以經嘉善或嘉興到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