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5 頁)
之後經由好萊塢明星Marilyn Monroe?Audrey Hepburn的演繹,這種極端高雅的色彩,與簡約緊湊的款式組合便成為了永世的經典。然而,僅僅作為一種色彩,黑色不可能統御時裝界那麼久。小黑裙,僅僅只是體現了一種絢爛過後,對平靜與自我約束的渴求。而黑色也才剛剛展露了其豐富的內涵而已。
2
電影《黑衣人》(Man in Black)中主角如是解釋“黑衣”的意義:“從服裝上,你無從分辨出對任何族群的從屬,甚至湮沒於人群中。你整個形象被雕琢成與過去的人事隔絕。你是個謠言,你從未出生。匿名就是你的名字,沉默就是你的母語。你不再是系統的一部分,你高於它,凌駕於它,超越了它。”在這裡“黑衣”成為隱匿了身份,從而高於世俗系統的一種符碼。而鍾愛黑色的日本時裝設計師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也有過類似的闡述,只不過他植根於自己的東方傳統:“忍者的精神是黑色的。忍者一定要把自己打扮成無形,從顏色和形象上都必須是黑色的。”黑色的夜行衣,把穿著者丟進無窮無盡的黑夜中,使之近乎於消失,而忍者卻掌管著許多人的生死。
因此,黑色在這裡,可以被解釋成具有神性的顏色,將人抽離出庸常的七情六慾以及既定的社會系統,從而體現出穿者隱秘的恐怖高階身份。
3
這種隱秘的色彩偽裝,時常被歌特分子所利用。上世紀80年代,延續朋克運動而來“新歌特”潮流,其實和原本的歌特文化無本質的聯絡。只不過,這批年輕人斷章取義地把中世紀的恐怖主義與極端壓抑的氛圍帶入了現代,並將之演繹成陰鬱?孤獨,又不失優雅的調調。當然,他們也沿用了中世紀貴族們最愛的黑色。
陰翳(2)
黑色的歌特風格是這部分年輕人,用以在人群中自我疏離,又獲取關注的方法。其原理類似於“黑衣人”和“忍者”,只不過在歌特那裡,演化為一種青少年反叛情緒的簡單表達而已。
時裝界敏銳地抓取到了這股青少年亞文化的重要性,時裝化後的歌特,成為當代時裝最重要的意象之一。Givenchy現任設計師Ricardo Tisci,謠傳即將入住Dior Homme的Gareth Pugh便是歌特風格的忠實跟隨者。他們儘量用黑色的面料,設計一個又一個散發著怪異中世紀味道的誇張系列。其中,飽含了技術上的難度,以及絕不折衷的銳利風格。
4
黑色本身不僅具有強烈的表現力,同時又是安全色彩,輕鬆適用於一切色彩搭配。而歌特分子則用黑色來反襯其幾近蒼白的面板,以獲得戲劇般的對比效果。不得不說,這種誇張的對比效果,也暗含了*的意味。19世紀末的《巴黎女人》雜誌曾明確地告訴女人,當男人看到她們的黑色*時“希望看到白色的面板從黑色的緊身衣中顯現出來。這個能讓他們性致勃勃。”在19世紀,由於女性普遍的黑色服喪傳統,使得寡婦也成為極具誘惑力的*目標。而Dolce & Gabbana則用現代服裝技術,再現了西西里寡婦造型。
把一切色彩與細節取消,很容易讓人聚焦在由黑色包裹起來的物體本身上。當黑色的皮革?PVC,以及其他彈性面料,緊緊得包裹住身體的時候,其產生的*效果遠勝單純的*。黑色把人體轉換成慾望的目標,性的特徵被極端放大。
在向來喜歡不合體設計的山本耀司那裡,大量使用黑色的目的是要取消服裝上的一切細節,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雕塑一般的廓形上,如同夕陽前的剪影人形。荷蘭設計師組合Viktor & Rolf也曾設計過一整季的黑色時裝,並把所有模特的臉塗黑,使得這個系列的誇張廓形成為T臺上,唯一受到崇拜的。因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