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4/5 頁)
敖好道求仙”與本句例同,可證。
(4)周章:周遊流覽。
(5)力:體力。望極:絕望。
【譯文】
既然曼都能上天,為什麼不成仙呢?已經三年了,為什麼又回來呢?人離開人間,飛昇到皇天上,精氣與形體,本來就會有變化。萬物變化,沒有再還原的。覆育變化成蟬,翅膀完全長成,就不能再變成覆育了。會飛的動物,都有翅膀,升上去又降下來,翅膀仍然像原來一樣。要看見曼都身上長有翅膀,他的話才能相信;身上沒有翅膀,他的話就是假的。虛假的程度跟盧敖是同一種情況。也許曼都喜歡道術,悄悄地棄家出走,周遊遠方,終於沒有得到什麼,但身體疲乏感到絕望,悄悄地又回到家裡,慚愧得無話可說,就只好說自己已經上過天。他的意思想說,道是能學到的,確實有仙人,自己恐怕有過錯,所以成仙之後又被貶斥,昇天了又被降到人間。
【原文】
24·15儒書言:齊王疾痟(1),使人之宋迎文摯(2)。文摯至,視王之疾,謂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3)。雖然,王之疾已,則必殺摯也。”太子曰:“何故?”文摯對曰:“非怒王,疾不可治也。王怒,則摯必死。”太子頓首強請曰(4):“苟已王之疾,臣與臣之母以死爭之於王,必倖臣之母(5)。願先生之勿患也。”文摯曰:“諾,請以死為王(6)。”與太子期,將往不至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衣(7),問王之疾。王怒而不與言。文摯因出辭以重王怒(8)。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悅,將生烹文摯。太子與王后急爭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摯。爨之三日三夜(9),顏色不變。文摯曰:“誠欲殺我,則胡不覆之,以絕陰陽之氣?”王使覆之,文摯乃死(10)。夫文摯,道人也,入水不濡,入火不焦,故在鼎三日三夜,顏色不變。此虛言也。
【註釋】
(1)齊王:這裡指齊湣(m!n敏)王。齊湣王(?~公元前284年),一作齊閔王、齊愍王。戰國時齊國君主。田氏,名地(一作遂)。約公元前301~前284年在位。使齊國曾一度強盛,與秦昭王並稱東西帝。後五國聯合攻齊,兵敗,出走到莒(今山東省莒縣),不久被殺。疾痟(xi1o肖):害頭疼病。
(2)文摯:一個所謂得道的人。
(3)已:這裡作治好講。
(4)頓首:叩頭,磕頭。強(qi3ng搶):盡力,努力。
(5)必倖臣之母:文義不明。《呂氏春秋·至忠》作:“王必倖臣與臣之母”,可從。幸:寵幸。這裡是答應要求的意思。
(6)請:願。為:治病。
(7)屨(j)具):麻、葛等製成的單底鞋。履衣:文義不明。《呂氏春秋·至忠》作“履王衣”,可從。履:踩,踏。
(8)出辭:口出言詞,說話。
(9)爨(cu4n竄):燒火煮東西。
(10)以上事參見《呂氏春秋·至忠》。
【譯文】
儒者的書上說:齊湣王得了頭疼病,派人去宋國接文摯。文摯來了,察看了齊王的病之後,對太子說:“王的病,肯定可以治好。雖然這樣,王的病治好了,但他肯定要殺我。”太子問:“為什麼呢?”文摯回答說:“要是不激怒齊王,他的病就不能治好。齊王被激怒,那麼我必死無疑。”太子磕頭竭力懇請說:“如果治好了父王的病,我跟我母親將以死向父王力爭。父王一定會答應我跟我母親的請求。請先生不用害怕。”文摯說:“好,我願冒死給王治病。”於是跟太子約定日期去給齊王治病,但是三次說好要去都沒有去,齊王本來已被激怒。文摯來了,不解鞋就上床踩著齊王的衣服,問齊王的病。齊王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