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1/5 頁)
【註釋】
(1)太公:參見1·4注(1)。食(sì飼):通“飼”。喂,給人以食。丹:硃砂。
(2)牧野:古地名,在今河南洪縣西南。周武王會合西南各部族與紂王決戰於此。此戰後,商亡。
(3)脂燭:澆上油脂的火把。
(4)《武成》:古文《尚書》中的《武成》篇。武,指周武王伐商的武功。成,成就。本篇主要記敘周武王武功大成後的重要政事。《史記·周本紀》:“行狩,記政事,作《武成》。”
(5)杵(chǔ楚):古代舂(chōng充)米用的木棒。血流浮杵:形容死傷的人很多。血流成河,把杵都漂起來了。古文《尚書·武成》:“前途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6)新:新朝(公元9~25年),王莽政權的名稱。
(7)二公:指新朝的大司徒王尋和大司空王邑。三萬人:王尋、王邑實率軍四十二萬,號稱百萬。“三”當為“百”之壞字。《後漢書·光武紀》:‘莽遣王尋、王邑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
(8)昆陽:參見25·8注(11)。
(9)當:抵擋。
(10)《東觀漢記》:“帝選精兵三千人,從城西水上奔陣,尋、邑兵大奔北,於是殺尋。而昆陽城中兵亦出,中外並擊,會天大雷風,暴雨下如注,水潦成川,■水盛溢,邑大眾遂潰,赴水溺死者以數萬。”
(11)譎(jué決):欺詐。
【譯文】
傳書上有的記載周武王征伐紂王這件事,說太公望玩弄陰謀,用硃砂喂小孩兒吃,使小孩兒的身體完全變成紅色,小孩兒長大以後,教他們說“殷朝要滅亡了”。殷朝的老百姓看到小孩兒全身發紅,認為他們是天神,等到小孩兒說“殷朝要滅亡了”,大家都認為商朝真要滅亡了。周武王的軍隊到達牧野,清晨就點燃火把去襲擊敵人。使用詭計迷惑老百姓,玩弄陰謀去偷襲毫無準備的人,這是周朝所忌諱的,世上的人也說這些都是謠傳。漢朝取得天下,卻沒有這一類謠言。《尚書》中的《武成》篇,記載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時,血流成河把杵都漂起來了。根據《武成》篇的記載來說,用硃砂喂小孩兒吃,清晨點燃火把襲擊敵人,大概真是如此了。漢朝討伐新朝,光武帝率領五千人,王莽派遣王尋、王邑率領百萬人,在昆陽決戰,當時大雷雨中天色昏暗,前後的人互相看不見。漢兵衝出昆陽城,以一人抵擋十人,王尋、王邑的軍隊被衝散。天用降雷雨的方式幫助漢軍向敵人逞威,周武王點燃火把襲擊敵人靠人為的欺詐取代殷朝怎麼能與它相比呢?
【原文】
58·7或雲:“武王伐紂,紂赴火死(1),武王就斬以鉞(2),懸其首於大白之旌(3)。”齊宣王憐釁鐘之牛(4),睹其色之觳觫也(5)。楚莊王赦鄭伯之罪(6),見其肉袒而形暴也(7)。君子惡(8),不惡其身。紂屍赴於火中,所見悽愴,非徒色之觳觫,袒之暴形也。就斬以鉞,懸乎其首(9),何其忍哉!高祖入咸陽(10),閻樂誅二世(11),項羽殺子嬰(12),高祖雍容入秦(13),不戮二屍(14)。光武入長安(15),劉聖公已誅王莽(16),乘兵即害(17),不刃王莽之死(18)。夫斬赴火之首,與貰被刃者之身(19),德虐孰大也?豈以羑里之恨哉(20)?以人君拘人臣,其逆孰與秦奪周國,莽酖平帝也(21)?鄒伯奇論桀、紂之惡不若亡秦(22),亡秦不若王莽。然則紂惡微而周誅之痛,秦、莽罪重而漢伐之輕,寬狹誰也?
【註釋】
(1)紂赴火死:周商牧野之戰中,商兵在陣前起義,倒戈反擊,殷紂王被迫登鹿臺自焚。《逸周書·克殷解》:“武王既以虎賁戎車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