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5 頁)
予夏竦最高的哀榮,還有人提議要讓夏竦配享文廟,享受代的香火供奉。如此為國為民的好官實在是太少了。
京城不少人唿朋引伴,成群結隊,去在京夏竦府邸的外面,傷心緬懷。哪怕是夏竦的仇人,此刻也要表現的痛心疾首,彷彿不如此就良心不安。
既然夏竦是為了老百姓死的,那誰又該為決堤負責呢?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鄭驤了,是他偷工減料,貪婪無度,從釀成了大禍。
夏竦沒錯,朝廷沒錯,甚至讓黃河迴歸故道,這個方略也沒錯,就錯在了用人不當,都是鄭驤壞的事。
有多少人讚美夏竦,就有多少人痛罵鄭驤。
說起來可笑,鄭驤不自量力,還許諾照顧夏竦的家人,換取夏竦扛下所有的罪名,如意算盤打得真響!
可是他忘了,夏竦是什麼人,那是什麼手段都敢使出來絕世兇人,用得著你的施捨嗎?
這不,夏竦毒死了鄭驤,還把罪責都推給了鄭驤,讓他一肩扛起。顯然這麼幹是有漏洞的,鄭驤是他保舉的,除了差錯,難道他就不需要負責嗎?
那些仇家對手肯定要卯足勁兒,發動攻勢,饒是夏相公手段非常,也擋不住一群餓狼。怎麼看,夏相公都要完蛋了,再也沒有扭轉幹坤的本事。
可是人家就偏偏做到了,夏竦用自己的一條命,堵住了所有的攻擊。
人死為大,人死不結仇。
更何況夏竦是死在檢視災民的路上,就更加偉大如山,高山仰止!
夏相公變得冰清玉潔,沒有絲毫瑕疵,離著立地成聖都不遠了,就連夏竦立足回河也變成了對的,只是因為執行不當,才毀了夏相公的一片心血。
甚至有人拿夏竦比諸葛亮,而鄭驤就是丟失街亭的馬謖……
一個十死無生的局,愣是讓夏竦給破了,雖然他付出了生命,可是除了生命之外,什麼都得到了。
一世英名保全了,回河的主張維持了,罪責甩出去了,不聽話的鄭驤身敗名裂了,政敵沒法攻擊了……就連哀榮,夏竦也拿到了。
趙禎聽說夏竦死後,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追念。
親自下旨,追贈夏竦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諡號“文莊”,在家鄉建立祠堂,祭祀夏竦。而且他的幾個兒子也得到了恩蔭,都成了朝廷的官員,享受豐厚的俸祿,過舒坦的日子。
訊息傳到了滄州,王寧安都傻眼了,他除了感嘆夏竦狠辣果決,連自己都不放過之外,就是對趙家的皇帝無語了,士大夫就那麼重要嗎?重要到連是非都沒有了?(未完待續。。)
第139章 朝堂新局
夏竦死了,他的兒子得到了恩蔭,就連他的侄子都當了官!
王寧安簡直氣瘋了,稍微動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夏竦在回河的問題上遭了多大的孽!一條六塔河,光是經費就花了300萬貫,如果再算上打著賑災藉口,動用的糧食,物資,民夫,還有被大水沖走的漕糧,磚瓦,木料,種種加起來,足有1200萬貫,頂得上大宋歲入的十分之一!
這還不是要命的,因為錯誤回河,耽擱了一年多的時間,折騰的河北民力凋敝,如果遼國趁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
王寧安總算是領教了,什麼是錯誤的政策比貪腐還可怕。
事實清清楚楚,而罪魁禍首夏竦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相反僅僅因為死的恰到好處,就成了英雄,就被所有人膜拜,還要繼續重複他的錯誤,還有沒有天理!
“醉翁,這就是優待士人嗎?夏竦從頭到尾,徹裡徹外,還有半分值得尊敬的地方嗎?祭祀他什麼,是禍國殃民,還是陰謀詭計?讓夏家人繼續逍遙,對得起死去的百姓嗎?”
王寧安終於在歐陽修面前爆發了,他一摔門,留下了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