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5 頁)
播的企業——寶石集團,生產的寶石牌縫紉機遠銷世界幾十個國家。集團老總阮小明是我的朋友,他帶我在廠內參觀時,一進辦公大樓,六個大字赫然映入我的眼簾:“人品打造精品”。我十分讚賞這位由2000元錢起家的青年人,經過艱難的拼搏,組建了偌大的一個縫紉機生產的王國,我更讚佩他們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用精品意識去創匯、去爭光的魄力。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有魂則生(2)
然而,細細想來,獨樹一幟的企業理念中似乎還缺了一點什麼。於是,給阮總提了一個建議:是否將這句話改成:
精神鑄就人品,
人品打造精品。
我的良苦用心在於,希望他們的管理,完成由“管人”到“管魂”的飛躍。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之魂!
企業文化是什麼?國內外的學者們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認識和描述,有人做過一個統計,大概有180種之多。我也蒐集了一些相關論述,試圖從中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往往晦澀難懂或似是而非。把簡單的事情弄得複雜,要寫上一本專著;把複雜的事說得簡單,是否可以這樣表述:企業文化,是企業老闆和全體員工的精神家園。它是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思維和行為的原則和方式。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地影響著和制約著企業的經濟生活和精神生活,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和成敗,因而被形象地比喻為“企業的靈魂”。
“企業文化”,原本是20世紀80年代由日本提出來的,日本企業的“和”文化之魂一旦附著在“日本造”的產品之體上面,立即表現出生命的活力,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產品造成大軍壓境、兵臨城下之勢。
接著,日本的企業文化被美國吸納,推出了一系列“人本文化”、“共同價值觀”、“團隊精神打天下”、“學習型企業”等概念,很快成為各界的共識,風靡全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舉“企業文化”旗幟的美國經濟一路高歌,捷報頻傳,引領全球的潮流。
與此同時,“企業文化”的發源地日本卻沒有牢牢地護住這個“魂”,以致經濟一路低迷,經過了10年徘徊、10年迷惘,又從美國人那裡得到借鑑,經過反思後,又重塑企業文化,迎頭趕了上來。
“企業文化”這個詞語、這個概念,傳入我們中國不過是最近10餘年的事。不少企業家對它的認識還不深刻,對它的理解還有偏頗。
有人認為,企業文化既然是“文化”,那便是文化人的事,特別是那些“儒商”的事。有些企業的老闆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卻大談建立什麼企業文化,豈不可笑?
這就是偏頗。須知,這裡說的文化,並不單指文化程度、文憑、學歷,而是“大文化”的境界,包含哲學、智慧、價值觀,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力,包括想象力、創造力、價值創新、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來的行為方式。
我認識的有一些企業家學歷不高、能力不低;識字不多,知識不少;沒有上過大學,卻在辦著大事。所以,建立企業文化不僅是儒商的事,而是所有企業不可或缺的。
有的人自以為自己的企業文化已經建立起來了,寫了標語、有了口號,請了名人題詞,建了閱覽室、圖書館、展覽廳,開展了唱歌、拔河、旅遊的活動,辦了廠報、廠刊、光榮榜……
這也是偏頗。須知,上述這些都可以說成是企業文化的內容,而決不能認為這些花花草草的東西就是“企業文化”了。
“化”者,徹頭、徹尾、徹裡、徹外之謂也,它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地透過企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的形式滲透在整個企業的執行之中。小計謀不能代替大智慧,理理髮、吹吹風可以使人更漂亮,但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