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漢魏風骨是誰提出的 > 第九章 尚書

第九章 尚書(第2/5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

闖入我的房中,只顧往書櫥處觀望,十分無禮。此刻他身後似乎還藏著某物,看來真是來者不善。

“崔妹妹,病可大好啦?”

“勞煩掛念,早已無恙。”

我沉著臉,站在檻邊,與他遙遙對視,想看看他究竟又有何把戲。

現今他臉上抓痕已癒合了大半,禁足初解,看起來心情還蠻不錯,但仍少不了討打的語氣和神情。可十多日不見,何晏今日似有些不同。

看半天才發覺——他今日衣著的顏色,竟罕見地素淨起來……然袖中藏著的,又會是何物呢?

屋內因這不速之客,氣氛逐漸尷尬。

何晏翹著腦袋,有理有據地說道:“聽聞崔妹妹自抄書後身體抱恙,大夫人特命我來探看一二。”

哼,藉口奉卞夫人之令,實則是自己來的吧?

我毫不客氣地回道:“有話便說,恕不久候。”

何晏笑著撇撇嘴,將手中之物搖晃了兩下,便向我甩來:“喏,還你——”

一沓捲曲的麻紙,還有幾張扭得皺巴巴的。我展開一看,正是先前被我混在《小戴禮記》和《女誡》裡的《禮經》殘卷!當時原想著,抄都抄了,不如一併交給卞夫人濫竽充數,沒想到竟落到了何晏手中,還被他挑了出來。

“為何會在你手中?”我冷汗涔涔。

去歲曹營裡,被曹操當眾質疑書寫字型的恐怖場景歷歷在目。

“還不知啊?”何晏若無其事地點點頭,“大夫人早在數日前,便將你所抄文卷傳閱全府,教眾公子都向妹妹學習一二呢。”

我倒吸一口涼氣,只聽何晏踱著步子,繼續說道:

“似真非真,似草非草,筆力雖弱,筆法卻甚是奇妙。崔妹妹,紙上這些,果真是你手自筆錄麼?”

聽著何晏前所未有的和睦語氣,我略略吃驚,旋即懂了他此番來意,於是淡漠地點點頭。

“那《小戴禮記》間夾的鄭注,也是你隨手抄上的嗎?”

“是又如何?”

“……”

忽有那麼一瞬,何晏沒有了往日傲慢的神情,他眉頭舒展,認真地看著我。而我,好像從那雙眼睛裡,讀出了敬佩。

當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

可何晏真的咬牙說道:“我不信,除非你親自寫給我看!”

我輕笑著,隨手將手中的《尚書》遞了過去:“這裡便有新作的書記,你只管看嘍。”

何晏即刻捧起縑帛,於案前坐下,雙目不離。

片刻後觀其神色,便知何晏已心服。可他仍然切齒道:

“妹妹擇書的眼光還須有所拔擢啊,……汝所執古文《尚書》,乃扶風馬融所注,誠不若北海鄭康成之注也。”

漢末,馬融、鄭玄兩位經學大師,皆為古文《尚書》作注,實現了今、古文《尚書》學的統一。馬融師從班固,傳經鄭玄,所注《尚書》兼取先鄭父子和賈逵之說,鄭注《尚書》先前我已在清河崔府讀過,今日正是要一覽馬注風采。

“我若偏愛馬家之注,又怎樣呢?”

“舍山熊而取河魚,不敢苟同也。”

看著何晏認真較勁的模樣,我忍俊不禁,倏而想起歷史上何晏《論語》集解的貢獻,不免起了興致,便放下戒心,在對座緩緩坐下。

上回抄書抄花了眼,夾雜了幾句鄭注,竟都被何晏認出,如今單憑片段,他便能辨析馬、鄭《書》注。何晏實力,果不容小覷。那麼,今日真正吸引何晏帶著敬佩前來的,興許並非是我的簡體行楷。

如此,便無他慮,只管戲耍他便是了。

“我早將司空府中書閣藏書摸清,別的鄭注經書倒還齊全,偏少了《論語》鄭注,如此說來,前日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