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3 頁)
這是老柴最後的作品,首演後的第十天,他死於不知名的原因。因為老柴本人的同性戀傾向,不少人認為他是因為迷戀一個貴族少年而使他的朋友們感到羞恥,於是共同決定請他自殺。這個說法非常讓人失望,遠不如莫扎特未完的《安魂》來得神秘。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老柴迴光返照的作品。
聞絃歌而知雅意,以低音提琴起本身就說明作曲家並不準備給我們一部轟轟烈烈的抗爭作品。我的研究生老闆也聽些古典音樂,他說老柴&ldo;浪漫&rdo;,而不願稱為&ldo;悲傷&rdo;,但我的朋友說悲傷入骨,彷彿陷在沒有解答的困惑中,就這麼死去。
樂隊大約兩管辦的編制,特意增加的低音管在提琴部的配合下極度低迴,有近乎哀樂的感覺。而提琴部演繹的第二主題優美則優美,卻依然帶有悲哀的氣氛,是一種哀婉。不過加上銅管,那種低沉的痛苦就讓人覺得不忍了。
第二樂章毋庸多言,誰都知道交響樂是種有制式的音樂,必然有些段落是用來填充和調劑的。一個悠揚美麗的樂章也便於在曲折後趨近老柴本身所期待的悲傷。
第二樂章是個轉折,第三個也是,銅管部早早地爆起了喧囂的衝鋒,戰鬥、奮起、悲壯……管它叫什麼都可以。提琴部在這裡是配合鋼管部的,強烈的轟鳴讓我想到貝多芬,這種感覺如此激烈,導致第三樂章後聽眾一致鼓掌。這是在像一個完美的結束。
關於最後一個樂章我和我的朋友產生了一些爭論。他說最後一章根本陷入了絕望和黑暗,我說最初的鋼管部和提琴部的對話中,鋼管部還部分繼承了第三樂章的激情,只是在連續的對話中,激情最後被吞沒。提琴部最後奏起了極盛後的哀歌,終結在低音提琴上,和開始完美地扣成了一個環。我以為老柴希望表現的是一種一生情緒的變化,從第二樂章的輕快到第三的激烈到最後的悲哀。而第一樂章則是點題。或者說第一樂章的整個內涵被後三個樂章擴充套件成篇。
到了最後,始終只是死亡和安靜,歸於低沉的宿命感。
指揮沉默約二十秒,一片寂靜,起立鼓掌三次,開門,門外的風已經冷了。
其實這些都不是我想說的,我只是忽然記起了走在風中去找車的時候朋友給我講的故事,史達林死時,莫斯科大劇院迴圈演奏第四樂章,整個莫斯科便如一隻巨大的銅管,悲愴的呼聲在銅管中碰撞激盪,永遠被囚禁於此。
那一刻我覺得有點懂了從未去過的俄羅斯。
bye bye,black bird
這篇勉強算是《全民公敵》(pubic eneies)的影評。
評論之前有必要講講這部電影的背景。20世紀30年代是美國大蕭條的年代,人人惶恐,不知何去何從。在很多人看來,是銀行家和金融巨鱷導致了那場大蕭條,於是對抗銀行的黑暗英雄應運而生,他的名字是約翰&iddot;狄林格(john dilr)。
準確的說,狄林格是個銀行劫匪,但在那個劫匪橫行的時代,狄林格依然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明星式的人物。首先在在普通人看來,狄林格搶劫銀行是打擊了金融資本家,有著與那個社會對抗的意味。
其次,狄林格太酷了,酷的讓全美國的年輕女人都愛他。
他開著馬力強勁的八缸汽車衝進銀行,黑色的大衣下藏著湯姆遜衝鋒鎗,他如黑鳥那樣輕盈的越過櫃檯,大衣和槍口同時揚起,說:&ldo;不要反抗,我只要錢。&rdo;在警察趕到之前,這個瀟灑的劫匪以帶著成箱的錢離開銀行,他的車速是那麼的快,沒人能追的上他。
他還絕頂聰明,曾偽裝成安保系統的推銷員進入一家銀行,當然他成功的從內部破壞了那家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