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3 頁)
第一樂章:曼弗雷德在阿爾卑斯山中徘徊。他被生活中的種種難題所困擾,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對罪惡往事的回憶使他苦惱,他體驗著心靈的巨痛。曼弗雷德深諳魔法的奧秘,他威嚴地同地獄之魔交往。他夢寐以求的是忘卻一切,而地獄之魔以及世界上的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如願。他想起了自己熱愛過的已經死去了的愛斯塔爾蒂,回憶咬齧著他的心,使他陷入無窮無盡的絕望之中。
第二樂章:水花四濺的瀑布中升起一道彩虹,阿爾卑斯山仙子向曼弗雷德飛來。
第三樂章:山民們的純樸、貧窮、自由的生活。
第四樂章:阿爾曼的王國(拜倫原著中的阿爾曼是代表&ldo;世間的惡&rdo;),地獄的群魔聚會狂歡。曼弗雷德出現在酒宴上。愛斯塔爾蒂的陰魂向他召喚。他得到寬恕。曼弗雷德之死。
柴可夫斯基筆下的曼弗雷德是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人,在承受複雜的情感衝突而引起的痛苦時,不僅是悲哀的呻吟,而是表現了要尋找出路,戰勝痛苦的頑強意志。這是柴可夫斯基對拜倫的悲劇的獨特的處理。體現曼弗雷德的音樂形象感人至深,使人久久不能忘懷。
表現愛斯塔爾蒂的音樂形象主題是溫柔、純真、哀傷的,每次這一主題的出現都表現著驚人的魅力。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歌劇的女性形象、交響曲的抒情主題往往象徵著作者所渴望而又無法在現實中獲得的幸福和光明。所有在生活中遭遇過不幸的人們對於難以補償的遺憾都是束手無策的。他們的痛苦心情無法用語言形容。然而在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裡得到了準確的表達。在愛斯塔爾蒂主題的優美旋律中,他們傷痕累累的心會得到些許安慰:他們因為愛,才痛苦,這痛苦是真誠的,又是珍貴的。
柴可夫斯基把《曼弗雷德交響曲》獻給了巴拉基列夫。1885年9月,作曲家在給巴拉基列夫的信中說:&ldo;我滿足了您的希望。《曼弗雷德交響曲》完成了……我可以說是毫不間斷地為《曼弗雷德交響曲》工作了將近四個月(從5月末到今天)。工作很艱苦,但非常愉快。在我科學分析稍作努力開始投入工作以後,我醉心其間了……我生平從來沒有這樣努力過,也從來沒有因工作而如此疲憊。交響曲根據您的提綱寫成,共四個樂章。但請您原諒,我沒有能按照您指示的調式和轉調,雖然也曾希望如此處理。交響曲用了b小調。&rdo;
1886年3月1日,這部交響曲首演於莫斯科,同年在巴甫洛夫斯克、彼得堡、提比裡西和美國紐約演出。演出後都得到高度評價。《曼弗雷德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攀向他的創作頂峰‐‐歌劇《黑桃皇后》和《第六交響曲》前的一次準備。它的藝術魅力與作曲家的《第四交響曲》、《第六交響曲》並駕齊驅。
5 尤里婭&iddot;彼得洛夫娜
1885年1月,莫傑斯特向柴可夫斯基提起劇作家依波利特&iddot;瓦西里耶維奇&iddot;什帕任斯基的話劇《女巫》。他說這部話劇很適合改編為歌劇。當時柴可夫斯基正在尋找合適的歌劇指令碼。柴可夫斯基看過了話劇《女巫》的劇本後非常興奮。他立刻給什帕任斯基寫信,表示願意以《女巫》為題材創作歌劇。什帕任斯基回信說,能與柴可夫斯基合作感到非常高興。
柴可夫斯基到什帕任斯基家去了幾次,他們一起吃飯、喝茶,商談有關歌劇指令碼的事情。
柴可夫斯基發現什帕任斯基的妻子尤里婭&iddot;彼得洛夫娜總是神情憂鬱,似乎對一切都不感興趣。看得出來,她滿腹心事,而使她鬱鬱寡歡的原因正來自她的丈夫。尤里婭&iddot;彼得洛夫娜非常歡迎柴可夫斯基的來訪。她常常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