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氣的人參,就成為很有名的“歸參燉母雞”,用來治療久病體衰,能夠大補氣血。在古代,很多坐月子的女人都要吃這種藥膳來補身子。同樣的道理,如果當歸和補氣的黃芪同時入藥,就會生成一箇中醫名方“當歸補血湯”,這是補氣生血的精簡方,可用於各種男女老少貧血、女性經期或產後血虛。
不過,補血方子最有名的還是“四物湯”,由當歸、川芎、白芍、地黃四味藥組成。製成方便服用的中成藥就是四物丸(丸藥)或者四物合劑(口服液)。這個方子猶如孫悟空七十二變一樣,可以變化出“桃紅四物湯”、“八珍湯(丸)”、“十全大補湯(丸)”等上百個系列“子方”、“孫方”,其中,八珍丸和十全大補丸是藥店中常備的非處方中成藥,只需對照自己的身體狀況,就可以到藥店裡自行選購。
有一次,一位來自韓國的女留學生前來就診,我給她脈診合參之後,斷定她是血虛證。為了給這位喜愛中醫的女孩對中醫進行生動直觀的解釋,我專門給她做了一番仔細的分析。因為這種血虛症狀是很多女性朋友會經常遇到的,我建議女性讀者不妨對照一下學會自我調養。
這個女孩的脈摸起來很細,血虛了,脈自然就不能充盈。看她的舌、指甲顏色都很淡,但嘴唇卻很紅潤,我就微笑著說:“如果我沒說錯的話,你的嘴唇平日應該顏色很淡,是不是今天你特地用了口紅……”女孩感到非常驚訝:“您怎麼知道?這兩年我的身體一直是這樣的。”
血虛會因為血不能濡養全身而使得舌、口唇、指甲甚至臉部顏色變淡,有個成語“面無血色”就是形容血虛的症狀的。這個女孩的舌頭和指甲顏色都很淡,說明血虛症狀明顯,所以,嘴唇應該也是淡的,而且“面色無華”。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四物湯,天下補血第一方(2)
請記住,女孩子都愛美,塗口紅、塗指甲油、臉上化妝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看醫生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化妝,否則會讓醫生判斷失誤。
無論是對女人還是男人,血虛都有可能導致很多不舒服的地方,比如說,血虛於上,就會使得頭暈目眩;血虛於中,就會導致心悸失眠;血虛於下,就會臍腹作痛。而對於女性朋友來說,血虛最大的可能是導致月經不調、量少或閉經。當我逐一把這些可能的症狀羅列出來的時候,女孩告訴我說,她最大的問題是月經不調,特別是在準備考試的階段,很容易因為情緒緊張而發生閉經的現象。另外,還偶爾有輕微的頭暈現象。
我告訴她,中醫裡所說的病根兒,就是辨證施治的“證”,我根據你的症狀所辨出的“證”,就是血虛。那麼,血虛的具體病症細節,就是“症”,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臍腹作痛、月經不調……都是症狀。這位女孩點點頭,又有點疑惑地問我,為什麼我身上只有您列舉的諸多血虛症狀中的一兩個而不是全部呢?
我笑了,這就是生命玄奧的地方。由於人的體質不同,身邊的環境不同,所以,同樣一種疾病(比如血虛)在不同的人身上往往會有大相徑庭的表現,但透過細心分析,都能得出唯一確定的辨證結果——血虛。
面對這位從韓國來中國學醫的留學生,我不禁多說了些關於“四物湯”家族這些常見中成藥的變化奧秘:如果以後你有經血過多、色紫黏稠的情況,說明你又增加了血淤的病證,那麼,只需要在“四物湯”裡增加兩味治療血淤的桃仁、紅花,就成為治療血虛兼有血淤的“桃紅四物湯”;而如果你月經過多,淋漓不止,就需要在“四物湯”裡增加具有止血作用的阿膠、艾葉、甘草,製成養血止血的名方“膠艾湯”;如果你月經提前,量多色淡,那就是氣虛不能攝血,要在“四物湯”中加入補氣的人參、黃芪,這就是《醫宗金鑑》裡的“聖愈湯”;還有氣血雙補的“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