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5 頁)
是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一面感嘆古人之迂腐,一面卻慶幸在綱常敗亂的五代,還有盧梓舟這般固執可愛之人。老實說,李煜既然有帝王之志,自然是希望皇權至上、無人侵犯了。
他自己雖然對君臣看淡,但他也不會蠢至教人如此,否則那就叫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盧梓舟細說從頭,娓娓而談道:“自五天前,《破陣子》流傳伊始,我便已開始注意李公子之名,後來蒙公子邀我以文,見到公子樣貌,古之虞舜也,一時間驚為天人,此後又經兩三次詳談,得知公子是項莊舞劍,意不在以文會友,於是某乃盡託身世來歷,果然公子興致勃勃,問我於燕雲臣民之疾苦,不問鬼神問蒼生,此豈是昏聵平庸之君可以並論,再昨日,某見公子繪了一張版圖,天下形勢躍然紙上,且版圖全貌,有如鳳鳥啼鳴,氣勢磅礴,可知公子之志不止於江南與中原,契丹、回紇、党項等部全都瞭然於胸,圖謀深遠,其志凌雲,可與天比高。至於今日,公子邀見我二人,故作闌珊之意,乃試探我等可有報國之心,欲收歸麾下也。公子既有大志,胸中又藏有韜略,且才情氣度皆為人上之人,如此人物,數遍十國天下,唯大唐六殿下一人而已。”
此時李煜也不再隱瞞,點頭道:“在下正是李從嘉,盧先生誠古之張良也,盡道李煜心中痴念。”同時心中好笑,他的那副地圖,明明是雄雞狀,卻硬被盧梓舟說成是鳳。
譚照則是一臉恍然之色。
最終,李煜三人歃血結拜,以李煜為兄長,盧梓舟次之,譚照次之。
結拜儀式過後,譚照先說出了心中幾日來的疑慮,道:“我初見到兄長樣貌的時候,也曾妄自揣測兄長到底是何身份,雖曾想到過或有可能是六殿下,但轉念一想,世間傳聞六殿下乃是寄情山水花叢、風流倜儻之人,一心辭隱,志不在朝廷,所以卻又否定了,如今看來,卻是民間謬傳不成?”
李煜會心一笑,安然道:“自然不是謬傳,正光以為如何?”
盧梓舟也是一笑,又轉而反問譚照,道:“三弟以為如何?”
譚照再作一想,已然明白了過來,喜道:“此必是兄長韜晦之計也。如此則一切都變得合乎情理了。”
李煜忽道:“兩位可知為何我李煜會飄零至此?”
盧梓舟理所當然的道:“兄長雖韜光養晦,寄情詩畫,但以兄長之民望,心胸狹小的嫉妒者自然會百般陷害。”
李煜心中好笑,說到他的民望,自然得從他的出生說起。
第四章 潛龍出淵(下)
後主李煜降生的那一日正是七月初七,民間的“乞巧節”,也就在李煜出生這一年,他的祖父李昪(音:變)稱帝,開創了唐朝,他的父親即當今皇帝李璟則被封做了吳王。
那年李璟的七夕,可謂是雙喜臨門,見南唐國的紀年也與自己的兒子同歲,所以就為兒子取名“從嘉”,來慶賀李煜那生年、生日都“與美相伴,與善同行”的隨緣命運。此一巧也。
李從嘉天生奇像,史書載李煜“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長相與虞舜、項羽類同。此二巧也。
更巧的是,李煜十八歲那樣,又娶了南唐開國功勳大司徒周宗的女兒周娥皇為妻子——娥皇、女英兩姐妹正是虞舜的妃子。
如今李煜娶的妻子的名字又是“娥皇”,他自己又是“虞舜”,如此一來,怎不使南唐之官民議論紛紛、津津樂道。
再加上,李煜自幼精通詩詞音律、仁孝隨和,很對父皇的脾性,簡直就是儲君之位的一大威脅,彷彿從出生那天起,李煜就顯示了將來繼位為皇的帝王命相。
相較而言,他的大哥燕王李弘冀就不為李璟所喜,時常遭受喝斥。
凡此種種,說是李弘冀要加害於他,並非是沒有可能的,因為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