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上將這種心理現象叫做“近因效應”。近因效應是指在總體印象形成過程中,新近獲得的資訊對人們認知的影響,遠遠大於以往所獲得的資訊。這是因為,在印象形成過程中,人們對原來的印象逐漸淡忘,當有新資訊進入視野時,容易對人們的感官產生新的刺激,從而形成最新的印象,直接影響人們的認知和判斷。
與首因效應相比,容易發生近因效應的情景和人群也有所不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的初期,彼此還比較生疏的情況下,首因效應起著較強的作用;而在交往的後期,在彼此已經相當熟悉時,近因效應的影響相對更大。此外,一般心理上開放、靈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應的影響;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穩定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應的影響。
有關近因效果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往往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某社會名流,一生聲名卓著,到了晚年卻因為一樁醜聞而臭名昭著;夫妻之間吵架,一氣之下忘記了過去相濡以沫的恩情,鬧嚷著要離婚;多年的生死之交,可能因為最近的一次小小的誤會而分道揚鑣;人們在談話中總愛把最近看到的事物作為話題,或是把最近看到的一本書上的內容作為例證來說服他人;企業的管理者在對員工進行評價時,往往也是把員工最近的表現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
近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透過實驗後得出的結論,其中最著名的是關於吉姆印象的實驗。他編寫了兩段文字,用以描寫一名叫做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將吉姆描寫成熱情外向的人,另一段則把他描寫成冷淡內向的人。接下來,他將重新組合後的兩段文字,分別給不同的被試者閱讀。第一組,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現,冷淡內向的文字後出現;第二組,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先出現,熱情外向的文字後出現。
實驗結果表明,先呈現的資訊比後呈現的資訊有更大的影響作用,即首因效應的作用較大。但是,盧欽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如果在兩段文字之間插入某些其他活動,如做數學題、聽故事等,則大部分被試者會根據活動以後得到的資訊對吉姆進行判斷。也就是說,最近獲得的資訊對他們的社會知覺起到了更大的影響作用。
在與熟人交往中,人們往往根據某人近期的一次行為,形成了一種帶有個人偏見的“最後印象”,妨礙我們對他人做出客觀的、全面的評價。江楓與徐麗是小學的同學,兩人相互瞭解,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最近,徐麗因家中鬧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時動不動就對江楓發火。再加上徐麗又被無端地捲入一宗盜竊案,江楓認為徐麗過去一直在欺騙自己,便與她斷絕了友誼。這是近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所起到的消極作用。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3。 近因效應(2)
近因效應提醒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特別注意近期的表現,保持多年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特別是在與老朋友交往中,我們對每一次的交往都要認真對待,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次出格的行為,毀了多年培養起來的深情厚誼;與朋友發生矛盾和爭吵時,要等到彼此心平氣和的時候,再坐到一起促膝而談,傾聽各自內心的真實想法,避免多年的友情毀於一旦;在朋友臨別之際,給予他美好的祝福,即使你們曾經有過嫌隙,也會在這一刻冰釋前嫌。
此外,我們在認識他人時,不能只看一時一事,被暫時的、個別的行為所迷惑,要培養起全面考慮的思維方式,結合對方一貫的行為做出公允的評判,從而消除由於近因效應而產生的認知偏差。
在日常言語交流中,往往由於最後一句話奠定了整段話的感情基調。比如,我們介紹一個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