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常有。若風調雨順,不是真傳就是未出功夫,連個負面效果都沒練出來,所以也就不適合普及。
若為了兒孫,強行降低了門檻,那必然要下大功夫,告知弟子此時放低了標準,如後必然要攀升而起,若不能,不可傳人,不可以弟子自居,不算真傳。
拳法傳承講究“順活化法傳”五字。沒資格頂立門戶,就不準以弟子資格傳藝,只准一家內兒孫密傳。
當心意拳又確實為高階拳法,這個高階不單單是說他捨棄了許多枝節的智慧,與特別的訓練方法,而是打法本身就高明。所以郭雲深有話,“得其只麟片爪,皆能躍能飛”,這話透著過來人的大氣。但正因此如,那些勉強而來的小法門,卻因可以循序漸進,而被大眾推崇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套新的體系,其中不乏一些理論基礎,引進一些新理論,技術。這一切,本都不是壞事,而正因如此,卻變了風貌。壞事就是把握這些傳承的教師的能力與品德,特別是自知能力,並不高尚。一旦那種自信膨脹起來,就勢必自大而自欺其人,非但毀害後輩,更是汙濁祖宗。而這些又確實是難以權衡的,將來的敗落也是必然。因為很多時候即使人品再好,也與功夫無關,而正因為德行,更能吸引後學子弟,那問題也將更加嚴重。
特別是那種自認為有海納百川之大度包容心者,以一點小成績而自感周全豐滿,就會沒完沒了的吸取眾家之長,搞得花裡胡哨,一塌糊塗。
本來這些都是用來蒙別人的,如今卻蒙了自家後輩。心意**,之所以特別,正是他提純了功法套路,努力壓縮精髓,所以一動一靜間才奧妙無窮,又難以掌握,而這又讓人生出無限感應,這是心意二字的體現。捨棄是一種大智慧,因為他從萬物萬法中中結論恆古不變的規律,以及使用古今的功法。不斷吸收變化的,是在這個規則下的揮方式。
而往往後學舍本求末,還以為是融匯貫通,即便融匯貫通,也是很地層面的融匯貫通。所以每一輩都會出現一些怨天尤人的衛道者,死守著拳譜堅信祖宗的真實不虛,卻在當世很難找尋到一個有遺風者,就只能瘸子裡面選將軍,將就著寄託了。所以譜上講,寧可失傳,不可亂傳。不是亂傳了惡人滋事鬥毆,而是不出功夫,壞了名聲又害了後人。
這些都是袁三魁記在本子上的,也是鳳吟一直奇怪的,**拳好在所傳不廣,但**理論尚且如此,其他幾家也不知會怎樣。外面是個大世界,三教九流,各不相等,不知道這些見過大世面的前輩,功夫到底還地道不地道,索性就不給前輩留面子了,真刀真槍比試一番多好,無論誰教育了誰,雙方都是個長進,自家門人,玩不得假。
聽老滕講,想當初戴文雄弱冠之時,即以兇狠善戰響譽華北武林。沒想到後去社旗鎮,竟然失了手,之後回家回爐再練,三年後打四方擂皆奪標,坐鎮社旗廣盛鏢局。後來得遇半拉廟李政先生走鏢至其車馬店,深為其技藝折服,重金聘請,李政不收。後攜鉅款去李政家鄉,揹著李政為其修築宅院,孝敬李政老母,李政回家時非常感動,回頭悉心指導,不曾藏私。按說李政雖年長許多,卻本與戴老拳師同輩,但戴老拳師以師禮待之。
想當年即是如此,後來李飛羽先生改革拳架功法,其中也定有大道理,今日正好看看這些來龍去脈。
主意一定,鳳吟就主動往場子中央走。就在這時,卻聽小哥王樹茂講話了:“袁哥,你遠來是客。這幾位雖然同為貴客,但卻時常見面,不如我跟常有兄弟先走一路,為袁哥墊墊場子如何?”
車二身邊那常有兄弟眼珠子滴溜一轉,並未動身子,心道,你真多事。
王樹茂實際對袁鳳吟頗有好感,這些日子一直想與鳳吟好好練練,但等了好些日子都不見鳳吟,還以為他已經離開了呢,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他在鏢局裡邊做雜役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