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4/5 頁)
一面截口接道:“大哥,別說話,性命要緊!’但他卻搖頭苦笑道:“弟弟……我……我已經不行了,能在臨死以前,見你一面,並說出心裡的話,我是死也瞑目了,弟弟,別再浪費真氣了,趕快回家去,可能還來得及將你侄兒救出來。’一提到家,我的心中不由往下一沉,也就在此同時,先兄已溘然長逝。”
說到這裡,頓住話鋒,發出一聲深長的嘆息道:“當時,我強忍心中的悲憤和哀痛,將先兄遺體就地草草掩埋之後,又立即星夜兼程地趕向寒家。
可是,饒我趕得快,也只僅僅將先嫂與志強侄兒救出,可憐寒家三百餘口,無一倖免。”
接著,又是一聲幽幽長嘆。
白文山接問道:“以後,林兄就一直隱居在南昌城中?”
“是的。”林永年滿臉悽惶神色地接道:“追根究底,寒舍遭此不幸,我年輕時的不長進是禍根,所以,我拼死救出先嫂和侄兒之後,在內疚神明之下,我不敢現出本來面目,而只以僕人自居。
自先嫂鬱鬱寡歡,去世之後,也就只剩下我和志強侄兒相依為命,一直到不久之前的南昌事變,咱們叔侄兩人,才硬給拆散……”
白文山截口接問道:“對了!令侄究將何往?”
林永年道:“我已請巧雲將令師兄的信物交給他,叫他前往投奔令師兄,但願他能順利到達,莫再撲空才好。”
白文山正容說道:“林兄請放心,令侄行蹤,我也曾聽人說過,好像暗中還有武功極高的人維護,想必不致有甚問題。”
林永年輕輕一嘆道:“但願如此……”
白文山截口接道:“已經快天亮了,賢伉儷還是歇一會兒吧!”
當林永年、李巧雲與白文山等三人暫時被困朝雲峰頂天然石洞中的同時,那易容改裝,奉文素瓊之命,前往解救文欽差文逸民的周幼梅,也已趕到了武昌。
文逸民自從在南昌城以鐵腕懲治兩湖總督莫榮,並將莫榮的獨子就地正法之後,可說是聲威震撼朝野,車騎所至,沿途百姓莫不萬人空巷,香花頂禮,夾道歡呼。
周幼梅趕到武昌城時,文逸民的儀仗和扈從御林軍,還遠在十里之外哩!
但武昌城中,上自巡撫大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已扶老攜幼地,趕往官道旁去恭候了,其情形之熱烈,比起在南昌城來,更不可以道里計啦!
這是一個風和氣暢,萬里無雲的好天氣。
周幼梅以一個遊學秀才的姿態,雜在歡欣鼓舞的人潮中,信步前行,一面運用她那特殊的聽覺和敏銳的觀察力,注意一些可疑人物動靜。
當然,她這種行動,無異是大海撈針,不會有什麼效果。
所以,一直到文逸民那一乘八抬大轎和扈從人員由她面前經過之後,依然沒什麼發現。
就當她意興闌珊地由人潮中擠上回城路上時,猛然聽到官道旁,發出一聲高呼:“冤枉!文青天伸冤……”
當她敏捷地擠向文逸民所經之處時,那乘八抬大轎,已經停下來,轎中傳出文逸民的威嚴語聲道:“別嚇了他,讓他前來。”
周幼梅不由心頭暗忖著:“這位傳說中慣於微服私訪的文青天,今天,倒算是例外的沒讓那些恭迎他的地方官,撲一個空……”
心念轉動中,只見一位鄉農裝束的半百老者,正由人潮中擠向官道,但卻被官道上維持秩序的兵勇所阻。
官轎旁的文龍、文虎二人,早已飄身下馬,見狀之下,文龍揚聲問道:“那位老人家,方才是你呼冤?”
那半百老者點點頭道:“回大人,正是小老兒。”
文龍沉聲喝道:“放他過來!”
有了文龍的吩咐,那兵勇的責任已了,當下他恭喏一聲之後,向那半百老者揮揮手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